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性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时期,逐渐上升为学科发展的亮点。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复兴主要得益于“后实证主义”新范式的出现。后实证主义范式将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作为核心理论假设,试图以新的维度重建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以理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修辞心理学、辩证法心理学等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思潮的日益勃兴,不断展现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理论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研究形态,并逐步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主要得益于理论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领域的持续积累。当前理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日益完善,已被视为心理学理论研究新阶段的出现。新世纪的理论心理学转向了后经验主义的新时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汇成了理论心理学重建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取得了新的理论力度和解释力度,日益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心理学后现代建构之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而迈上了其作为现代科学的“科学化”道路,但其百余年的发展并未真正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心理学现代性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有关问题。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基本原则只能是“和而不同”,在此原则下谋求世界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必须注意心理学的异地发展和双向选择问题,而“互补性心理学”则是西方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4.
意识研究的百年演进及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方心理学对于意识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回到心理学合法系统之中的意识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学术进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论同一性危机。从意识研究百年历程的理论反思中可以发现,当代意识心理学的科学重建工作,只有确立适合于人的意识和行为研究的新科学观及方法论,才能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提供丰富而深刻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5.
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心理科学自身发展历史的呼唤 ,也是心理科学未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以下方面着手发展心理学 :从理论队伍建设上加强和提升理论心理学家的素质 ;从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实现实体理论和元理论的有机结合 ;从研究方向的拓展上加大跨文化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我国运动心理学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反思当前我国运动心理学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4个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是教练员、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学的需要和当前的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所能提供的帮助之间存在着差距。第二是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如何提供帮助。第三是如何缩短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距离。第四是如何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运动心理学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起源与发展,通过与主流心理学和非主流心理学——人本主义的比较,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以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之处,并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相似的时间背景,重点探索了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阐述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研究方法的创新、心理应用的强化和学科建设等五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积极心理学是 2 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其主要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 ,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 ,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 ,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 ;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 ;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 ,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 ,而如今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造成分裂的原因是 :(1)心理学的指导思想的分裂 ;(2 )心理学的职业强化结构 ;(3)主流心理学的困境和由此引发的不满。心理学的整合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整合 ,这样一种整合的实现需要心理学家在改造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下工夫 ,实现一场范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刺激滑雪消费增长与促进滑雪产业发展是当今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引入心流体验与心流体验机制理论,探索滑雪消费心理特征与滑雪可持续消费心理模型。从微观消费心理视角切入,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手段,采取深度访谈与焦点团体访谈相结合的访谈技术,经"三级诠释"逻辑分析的过程,构建了滑雪消费心流体验机制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本研究共提取了滑雪消费心流体验机制的102个概念、36个范畴、4个主范畴,基于扎根理论故事线逻辑梳理并构建了"沉浸互动机制"质性模型。基于此,为提升本研究的理论可靠性,采用模型识别比较分析,检验本研究质性模型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为促进滑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生心理学的研究早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近年来以人生心理指导为目的和内容的心理学论著颇多,陕西师大杨永明教授的人生心理矛盾、人生心理规律和人生心理误区研究为人生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需要人生心理学给予大众以行为指导.因此建立人生心理学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根据.人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不排除哲学式的观察思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理论支撑,体质教育观和技能教育观映射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则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及新文学运动前后 ,是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形态演进的关键时期。西方叙事诗学及其文学的影响与中国抒情文学中心地位的式微 ,使当时的”新体”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 ,呈现出新的创作形态与艺术追求。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白话叙事诗”及其创作形态的出现 ,为中国叙事诗艺术现代文体类型的确立与理论批评体系的重构 ,规定了基本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编辑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编辑心理学体系的框架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层面是编辑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层面由编辑主体的心理现象规律与群体组织心理活动规律构成,第三层面由编辑心理学的应用操作理论和技术构成.编辑心理学既是编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多极交叉学科.它与编辑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拓展训练的手段,采用《容纳他人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心理拓展训练组的自我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及心理健康水平与另外两组相比,呈现积极变化。心理拓展训练组与健美操对照组都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成长的概念是对心理发展的概念的超越。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学说,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重要的缺失。用心理成长概念去替代心理发展概念应该成为考察人的心理行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转换,新心性心理学则实现了这一重大的研究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转换包括:将着重于生物和生理转向着重于心理和心性,将着重于成熟和发展转向着重于成长和提升,将强调心理的直线发展转向全面扩展,将强调心理的平面扩展转向纵向提升。心理成长不是孤立的,它与心理资源、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和心理生成有着重要的关联。人的存在、人的生活、人的心理、人的成长等,可以按照个体、群体、民族、社会、文化这五种方式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