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莹 《现代语文》2006,(11):90-92
时下中职言教学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曾在学生中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言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原因有三:一是难懂,二是难记,三是不实用。难匿难记尚可理解,“不实用”观点的出现很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教师警醒并做深入思考与研究了。本将着重从中职言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改变中职言教学现状,促进中职言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古文今译——文言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言教学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难题。老师不知怎么教,学生没有兴趣学。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新课标的实施。这一问题更是日见突出。为了找到言教学的症结所在,笔在本校高二随机选取了5个班级243名学生,作了一个“中学生言学习兴趣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百分比)。  相似文献   

3.
盲校的言教学一直采用“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不高。也有的老师认为,盲生学习言很难,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其实不然。在长期的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对言教学进行了“四读”新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初中言教学是语教学的难点,走进初中课堂不难发现,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任务。这种传统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教学效果也不佳。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我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个方面来创设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言教学效能。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诵读法教学有哪些优点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采用老师串讲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一)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听和记的机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难以提高。(二)老师的过细串讲和繁琐分析占去了大量课堂时间,老师累得半死,学生却不甚了了。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文言文诵读法教学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激发兴趣。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诵读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6.
诵读·语感·能力:—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依据义教初级中学《语教学大纲》以言教学提出的要求,针对目前言教学中存在的“重讲轻读”的普遍现象,从教法的角度,对初中言教学提出了三点议:一、教学生读准字音、二、教学生读出节奏,三、教学生读出语气感情。  相似文献   

7.
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刚接触言,总觉得学习言好像是雾里看花,想读懂章更是困难重重。如不能及时排除这些困难,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言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时排除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言的兴趣,使学生由“怕学”到“爱学”,这不仅需要老师有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更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言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钱梦龙老师提出了一个“废止串讲法”的主张,这个主张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中学生言阅读水平较低,废止了“串讲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的理解,并进而影响到他们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中学言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言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只重视对字的疏通,而忽视对本深入的探究;学生学习言的重点似乎也只是停留在字词的疏通和记忆上,于是,课堂教学就成了“呈现——接受”模式,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与投入的热情,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言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其实,选入教材的言,皆辞典雅精美,内容意蕴深刻隽永。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这一目标要求与异步教学中六段式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学生中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和全体学”五种学习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初中阶段的言学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古诗的背诵;二是学习言,重在理解其基本内容,不要过多地关注言词法、句法,即要把言当作“章”来学,而不能仅当“言”学。三是明确评估考查的重点,强调对诗的整体理解,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章。  相似文献   

12.
王丹 《四川教育》2007,(2):84-84
因其写作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高度精炼.言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学习言,是学生感受中华明的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重要途径,因此,课标教材中言所占比例明显提高,课难度加大,言教学作为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提高初中言教学的实效、提高课堂效率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性格、气质、经历、爱好等多因素的不同,学习相同的一篇文章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阅读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的理解不同于老师的观点;三是学生的理解与教材、参考资料不同。学生们的这种个性化阅读,证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独立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今言教学正遭遇尴尬,学生学习言的兴趣普遍不浓,甚至有畏惧心理。究其根本,是由于传统的言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不重探究,重继承不重创新,重课本不重课外拓展,重统一不重个体差异,重集体授课不重小组协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西藏内地班(校)汉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当前文言文教学上的误区:传统的命题,考查文言文也就只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不少教师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种误区,在西藏班的文言文教学中,同样存在。面对文言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串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但一味串讲,只会使学生感觉文言文的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十多年的西藏班的教学经历中,笔者摸索一些出适合藏族学生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使言教学有突破,必须构建言教学层次。一是言字、词、句法层次;二是言结构层次;三是修辞分析层次;四是化蕴涵及哲学底蕴层次。  相似文献   

17.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活动中三位数学老师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三种风格迥异的课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解读学生表达的能力。采用顺水推舟式、抛砖引玉式和举一反三式等方式来解读学生表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增值。  相似文献   

19.
涂俊 《教师》2011,(30):65-65
在文言文教学中,多年来大家一直都采用串讲式教学。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自主教学的实施,串讲式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病,所以我琢磨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为什么存在很多问题,如背诵难,理解句意难,重点词意记不清,虚词的用法不能掌握,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及写作特点不能准确把握。后来,我翻阅大量的教学法书籍,试着变串讲为自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教学中科技史教学比较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史教学缺乏配套的教学工具和手段。空对空地讲述学生不易理解;二是教材中的科技文化内容过于简单,前后联系不强;三是学生缺乏理解科技史基本问题所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科技知识与生活经验。基于这一学情。我运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尝试着对科技文化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