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 ,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 ,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入手 ,来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病毒是计算机的大敌,近年来它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文章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传播途径等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国内杀毒软件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防止计算机病毒破坏的一种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使用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伴随的计算机病毒也日益增多,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防御和消除计算机病毒,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简析网络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程序是危害性很强的计算机病毒,本文对网络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程序的起源流变作了简介,简要分析了二者的特征和危害,着重分析了对2种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对策,以期提高网络使周者对二者的认识,减少二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以及教育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加强,计算机系统故障所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在计算机应用成熟的今天,计算机系统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校园网接入的计算机数量很多,计算机普遍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而目前Internet上流行各种针对windows系统的病毒肆虐,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很多用户提到的问题,都涉及到计算机病毒。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入手,初步探讨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一般原理及相关知识,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几种有效的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大。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传播途径和应用环境的多样化使得网络计算机病毒的发生较普通计算机频率更高、潜伏性更强、影响面更广、破坏性更大。网络病毒的防治和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演示病毒设计的原则和背景: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让更多的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合理地设计(或选择)演示演毒是一项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但在设计演示病毒时要注意掌握界限,使演示病毒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对系统的安全不产生危害和威胁。另一方面,要使演示病毒易于消除,不留隐患。 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扩散实际病毒,这是一种犯罪行为;二是把病毒神秘化,使人们对其基本特点和概念都缺乏了解,这样做,对防治计算机病毒同样是有害的,也是另外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10.
提出计算机病毒的防反策略——防杀联合。介绍了预防措施和常用杀毒软件的主要功能,让计算机爱好者学会爱护计算机。  相似文献   

11.
张英鹏 《职大学报》2009,(2):104-105
计算机病毒随时威胁到计算机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甚至会泄漏使用者的隐私,给用户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杀毒软件做为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手段,成为了电脑必备的软件之一.然而各种杀毒软件琳琅满目,计算机用户在选择时无从下手.笔者通过多年的使用经验和尝试,总结了几点对于杀毒软件选择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挑选杀毒软件有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有黑客侵袭、计算机病毒、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导致网络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计算机病毒、TCP/IP协议的安全缺陷等。提出一个安全的网络体系至少应包括三类措施:法律措施、技术措施、审议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一些有用的英语成语,本文介绍了“致命弱点”这条英语成语的出处,同时介绍了源于同一典故,我们又经常遇到的一个计算机病毒“木马”。  相似文献   

14.
从计算机病毒,Windows操作系统设计的局限和不当的系统设置,计算机配置限制或硬件冲突三个大的方面探讨了Windows系统变慢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以其宿主多、传染快、破坏性强等特征,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公害。本文介绍了校园网病毒防范的现状,针对网络病毒的特点,提出了病毒防范措施,确保校园网络系统得以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人们除了使用正版杀毒软件可以清除病毒外,还可以手工清除病毒。本文主要介绍使用注册表分析与清除某些病毒。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工作中对接触到的计算机病毒的认识,结合有关方面的知识对病毒的特点、传播的方式以及防范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第一个PC机病毒PAKISTANI BRAIN(巴基期坦大脑)问世以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人们谈“毒”色变。文中具体分析了电脑病毒的发作条件、传播途径、破坏方式,指出了它的本质弱点,从用户角度出发,按照使用软件的不同来源,提出具体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但计算机病毒却以它极强的传染性和严重的破坏性危及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以CIH病毒为例,分析病毒的活动过程,希望计算机用户能够重视病毒,做好预防,免遭损失.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方便。而同时,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它们充分利用某些常用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低防护性的弱点不断肆虐,通过网络传播病毒,使得病毒的扩散范围遍及全球,速度一日千里,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并造成巨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因此,计算机病毒防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