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娱乐场所中的新型毒品犯罪具有种类多、犯罪行为隐蔽性强、风险小、交易快等特点,社会危害性巨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打击对策,加大对该场所内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以达到惩治犯罪,净化娱乐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几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主菜,因而,网络传播已逐渐适应整个信息领域。人们无可厚非地离不开网络带给他们快捷直接、立体、形象而生动的信息资源。但是,正因为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及广泛性,有些人利用网络这个几近万能的信息传播工具制造网络犯罪行为。本文就现今社会常发生的网络事件所涉及的刑事法律,比如网络犯罪的种类、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的实体、网络犯罪的有效预防与打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魏有鑫 《大观周刊》2012,(52):35-36
在国外贿赂犯罪的惩治过程中,通过与行贿人进行辩诉交易,以不起诉、减少起诉罪名或是刑期交易等为代价来换取行贿人有罪供速,或作为指控受贿人犯罪行为的污点证人以达到惩治贿赂犯罪的目的;这种做法对于我国打击贿赂犯罪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这种借鉴应建立在中圆国情之上。在肯定辩诉交易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制度上应对辩诉交易的范围、参与主体、司法审查等内容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4.
蔡军 《中国出版》2013,(10):50-54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的犯罪表现出新的特征:犯罪主体具有广泛性,犯罪客体具有无形性,犯罪行为新型化,犯罪目的具有不明确性。侵犯版权犯罪的这些新特点,对我国版权的刑法保护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应当确立版权人"权利优位"的刑法理念;另一方面应适当扩展侵犯版权犯罪的犯罪圈,完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
犯罪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汪武 《新闻界》2004,(5):75-76,78
犯罪新闻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这些犯罪行为或由于过程曲折、引人人胜,或由于记者笔下刻意渲染,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往往成为各种新闻媒介上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沉默的杀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社会只关注他们的罪行,不关注他们为什么犯罪,那么,惩治他们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即构成侵犯著作权罪。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对我国的刑法作了六条补充规定,增设了侵犯著作权罪,为严惩严重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犯罪行为,提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以犯罪主体为新视角,以同主体类型犯罪为研究对象,提出"情报源-主体-案件-犯罪问题"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思路,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特点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主体的影响因素,揭示未成年人犯罪规律,从而为实践中防控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提供更多战略情报分析思路。[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设定同主体类型犯罪问题而并非单个案例为情报研究对象,通过提取该类案例样本中与犯罪主体相关联的信息,构建犯罪主体社会网络,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适用于一定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基于犯罪主体社会网络的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有利于客观地揭示此类特殊主体犯罪规律和犯罪特点,发掘犯罪主体影响因素,能够为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杨海 《大观周刊》2012,(37):48-48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而偏于社会科学的一们学科.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犯罪和犯罪对策的犯罪科学体系中.犯罪心理学与犯罪人类学、犯罪精神病理学共同构成犯罪人发生犯罪行为的犯罪原因学.  相似文献   

10.
姚明 《档案学研究》2020,34(5):44-49
确保档案安全需要《刑法》的有力保护。通过对我国档案犯罪案件刑事惩治的实证考察发现,当前还存在刑事立法缺乏规制的全面性,保护范围较窄;刑事司法缺乏制裁的严厉性,惩治力度较轻等问题。严重的故意毁损档案,伪造、变造档案,档案保管失职以及侵害非国有档案等达到刑法法理所要求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侵害档案行为目前并未纳入《刑法》予以规制。未来,应在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实际,并参考借鉴域外档案犯罪刑事惩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尽快修复档案犯罪立法漏洞,切实提升档案犯罪司法裁判力度等方式来增强我国档案犯罪刑事惩治质效。  相似文献   

11.
巴明杰  田雷 《大观周刊》2012,(35):50-50
近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犯罪愈演愈烈,充斥着各个经济领域,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法治。本文从商业贿赂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分析商业贿赂产生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探究我国在治理商业贿赂犯罪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特点,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提出相应对策,以有效打击日益泛滥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2.
谷永超 《青年记者》2016,(31):74-75
随着数字技术的升级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网络不但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为一些犯罪的实施开拓了新领域,比较典型的就是通过网络实施版权犯罪.网络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犯罪出现一些新特点,由此给版权的刑法保护提出了新问题.鉴于此,笔者拟对网络环境下版权犯罪中的“复制发行”的特点及认定进行探讨,以期裨益我国刑法规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犯罪.  相似文献   

13.
信息犯罪析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今社会正在快速步入信息化社会。社会信息化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对人类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信息犯罪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信息犯罪的界定也较零乱,没有系统性,无法有效地遏制和打击这类犯罪行为。因此信息犯罪作为信息法学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4.
“犯罪新闻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①因其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对新闻工作者的采写报道就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记者在采写犯罪新闻时,要正确把握选择采写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犯罪新闻,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这些犯罪行为往往由于过程曲折,或由于记者笔下刻意渲染,而成为各种新闻媒介上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一。时下媒体在犯罪新闻报道中,似乎对"受害者""关怀"最多,往往在涉及他们的报道中会主动采取匿名方式。事实上,对其他的"涉案人员"的报道,应该采用实名还是匿名,这其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犯罪的实施人员实名匿名与司法程序——犯罪的实  相似文献   

16.
颜陈 《新闻前哨》2023,(4):54-55
“独狼式犯罪”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密切相关,特指涉事人以暴力手段来实现犯罪目的的犯罪行为。这种“独狼式犯罪”造成的威胁是对公共安全最为严重的挑战,通常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暴力性等特征,往往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猜测,进而对社会秩序和群众心理及情绪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荆源超 《大观周刊》2012,(14):37-3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这一犯罪行为开始在我国泛滥起来,严重破坏了我国正常的全融市场管理活动,本文通过对洗钱罪的介绍,从而找到一条打击洗钱犯罪的途径,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反洗钱犯罪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天 《大观周刊》2011,(34):64-64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财产大量出现,而这种新型的财产支付方式给许多的贪污贿赂犯罪以可乘之机,同时也给贪污贿赂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带来了大量了现实性难题,本文针对目前贪污贿赂犯罪中虚拟财产的猖獗形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跨境毒品犯罪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影响我国边境安全稳定的突出因素之一。而当前的有组织犯罪研究,不可能不考虑到犯罪组织的社会网络特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对跨境毒品犯罪中跨境毒品犯罪网络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跨境毒品犯罪网络的一些基本的类型和特点。其中包括“核心型”和“搭伙型”两种基本构型的网络单元:案件侦查经营中应注意不能局限于关联度较大的犯罪嫌疑人,而需同时关注那些中介性较大、也即在维持网络联结性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犯罪嫌疑人等等。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背景下,版权犯罪呈现出与传统印刷式版权犯罪相区别的诸多特征,这给版权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对此,创新网络语境下的版权刑法保护机制是一条重要路径,需要树立版权人权利优先的理念,立法上有限度地扩宽版权刑法保护的犯罪圈,司法上完善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以此突破版权刑法保护的现实瓶颈,努力构建保护知识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