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逛书店时,一位女士问店员电脑书籍在哪儿,店员领她到书店后面的一个角落,问她:“你有什么特别要找的?”那位女士说:“我找我丈夫。”  相似文献   

2.
校园逸趣     
事出有因老师:“你的《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老师:“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眼皮。”老师:“为什么?”学生:“只要把眼一闭,全世界都被遮住了。”父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一次闲暇时,他问儿子:“自习课时一般你们教室有多少人?”儿子说:“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35人。”“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又有多少人?”“一个人也没有。”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正在讲“现在进行时”,她问道:“现在我说一句话:‘老师长得漂亮。’大家看一下该用什么时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过去时。”约翰哭…  相似文献   

3.
笑话两则     
※历史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他问:“人从四肢走路进化到直立行走,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学生大声回答:“可以节省一双皮鞋!”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笑     
妙答“服务员,你端上来的这只鸡怎么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呢?”“那有什么关系?你难道想同它跳舞吗,先生?”地铁车厢在一列快速行驶的地铁车厢里,一位先生客气地弯腰对一位女士说:“车厢真暗,请允许我为你另找扶手吊带好吗?”那女士冷冷地说:“不用了,我已经有扶手吊带了。”“那么,请你放开我的领带吧。”这个人气喘喘地说,“我都快被勒死了。”强盗一个学生早晨到校迟到了一个小时。“你怎么这么晚来,发生了什么事?”老师问。“一个带枪的强盗拦住了我。”学生答。“我的上帝哟,那他抢去你什么东西吗?”“抢走了我的家庭作业本……”减肥小胖…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 ,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问 :“画呢 ?”学生答 :“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 ?”“牛吃草。”“草呢 ?”“被牛吃完了。”“牛呢 ?”“吃完草 ,走了。”独角羊某小学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法 ,便解释 :“这个字上面有两点 ,就像羊的两个角 ,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 ,就有一个学生偏偏把“羊”字写成“羊”字 ,老师问他 :“羊字上面的两个角呢 ?”该生振振有词道 :“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老师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 ?”学生回答 :“眼皮。”“为什么 ?”“只要眼睛一闭 ,全世界都…  相似文献   

6.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  相似文献   

9.
身边     
“请问你右边的位子有人坐吗?”一位年轻的女士友好地问,凌柯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不起,有人。”女士走开了,在另一个空位坐下。坐在左边的爸爸板起了睑:“你在搞什么鬼?那里根本就没有人坐……”“有的。”凌柯肯定地说,随后把视线转向了窗外。窗外飘着小雨,淅淅沥沥  相似文献   

10.
在布洛美小学校长乐卜舍女士的帮助下,6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这所小学,在一个班听了一堂历史课和一堂数学课。这个班相当于国内的小学4年级。“上星期我们学了法国的哪一段历史?当时法国碰到了什么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发生战争!”“为什么有人是‘新教徒’?”“因为教堂的人生活太好,和人民的生活不一样”。老师又问:“什么是‘教堂的人’?”学生们答道:“教皇!”“还有主教!”“还有神父!”“那么谁能告诉我,新教徒两个最著名的人物是谁?”一个小家伙又要大声接老师的话茬,老师语调温和而又坚定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11.
盗贼     
一位女士使在厨房的小偷大吃一惊。身上的鼓鼓囊囊的装满了要偷的东西。她没有别的武器,而且孤身一人。她唯一想到能做的就是引用圣经。于是,她举起手说:“神迹第二部第三十八篇!”小偷害怕得发抖,连动也不敢动。这时她摸到电话机,拨通911报警。警察来到时候,小偷仍然在原地未动。警察十分惊奇:一个手无寸铁的妇女竟能做到这一步。其中的一名警察问这位女士:“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女士回答说:“我引用圣经。”警察又转过身来问小偷:“圣经中的哪些章节对你有如此影响?”小偷回答说:“圣经!什么圣经?我原以为她说她有一把斧子和两把三…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做好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个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噢,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14.
一、名人故事,激情导入世界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是个什么人?你了解多少?她是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就能赢得生命中的光明。她又聋又哑又盲,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并在文章开头写道“:我常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刚步入社会时,患上几天聋盲症,那将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黑暗将会让他珍爱视觉,寂静将会让他更加明白声音的愉悦。”可是有的学生却由于在平时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哈哈镜     
原来这才是冷笑话的起源据说冷笑话的起源是这么一个故事: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节省一双皮鞋历史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他说,人从四肢走路进化到两肢走路,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然后他问学生“:人类从四肢进化到两肢走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可以节省一双皮鞋”集体买篮球开学了,我们宿舍决定集体买个篮球。大家商…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最好的学生?很多人认为,最好的学生就是最会答题的学生。其实不然,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罗素问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答道:“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听我的课时,总是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剑桥大学,有一天,罗素问穆儿:“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儿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着茫然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因此,课堂教学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有“疑”敢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读了贵刊1993年第一期第18页《一道数学思考题的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但又觉得还有一种解法既简便,学生又易于接受。原题(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9页思考题)如下: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  相似文献   

20.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他有一个学生,做实验很卖力,但不善于思考。据说,有一次卢瑟福走进他领导的实验室,看见这个学生还在做实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也在工作啊!”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