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是两个永恒间的间隙”,这是黎巴嫩莱哈尼的名言,他想告诉世人生命的短暂。的确,我们的一生好比烟火,如一瞬间灿烂后的消失,无论地球存在多久,人的生命也只是悠悠几十载,我不禁思考:你的人生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3.
“共度时光”是父母与孩子在活动中共同度过时光和分享快乐,它的关键不在于你和孩子在活动中做什么,而在于你为什么这样做。在共同活动中,你很容易亲近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此,你为孩子付出越多,留下的美好记忆就越能沉淀在他的生命中,就越能给他的成长带来积极动力。如何在平常的一天中与孩子“共度时光”呢?你的态度“共度时光”需要你为孩子付出的是大量的时间、完全的关注、积极的倾听和充满理解的目光接触,你的态度将有助于孩子走进你的世界,你也会在走进孩子的世界中发现他的需要,从而形成开放和接纳的亲子关系。你…  相似文献   

4.
爱情观是尼采精神世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爱情的沉重打击后,在痛苦和孤独中尼采孕育了生命的自我扩张,即“权力意志”。爱情的失败成为他“权力意志”提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权力意志”是什么?在其当中是怎样反映他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电脑》2010,(7):54-55
冲刺试题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那么,你的青春留下过怎样的痕迹?你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17岁的时候,我读到了~句格言,好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肯定有一天你会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在过去的33年中我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去做今天打算做的那些事吗?”每当答案连续多日都是“不会”的时候,我知道我该做些改变了。  相似文献   

7.
“把两个题目写进一篇文章”曾读过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聂绀弩的《七十年前的开笔》,对写作的创新思维留下深刻的印象。聂那时上的是私塾,塾中有“大”学生,有“小”学生,算是复式班吧。一次先生出两道题,叫“大”学生选作。一为“子产不毁乡校”,一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先生宣布聂也参加作文,这引起了“大”学生的惊诧,因他仅入学半年。聂照先生的意思,写了正面又写反面,依样画葫芦,写完,蹦出一句话:“如果照先生讲的作好了,不都是先生的意思吗?自己一句话也没有作,怎算为文章?”就这一句话已很能说明他具备与众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午饭后,岚岚小朋友趴在窗上往外看。突然,他高兴地喊:“啊,玻璃上能画画呀!”原来,他的手指无意间滑过玻璃,在上面留下了痕迹,极像一条小蛇。共他小朋友被他吸引了过去,兴高采烈地画了起来,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中,我们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玻璃上是什么呀?”明明小朋友说: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学生自杀现象频繁曝光。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风雨中匆匆而逝,来不及让爱他们的人和他们所爱的人对他们道声“珍最”,说走就走了,只给曾留下他们青春风采的世界一个令人思之泪下、念之悲悯的背影。这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难以承受的痛。因为他们这种对珍贵生命主动放弃的轻生行为,非但不能证明自身抉择的崇高价值,反而成了示世界以懦弱的黯然告自。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以及广大青少年的家长都小能不反思:是怎样一种邪恶的力量,把年轻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坟墓?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从今天开始,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在反思中自然电就不难发现,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似乎就缺少“生命教育”这样一环——人“即使输掉一切,但决不能输掉生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的李然同学来信问:现实中的失败经常给人带来烦恼,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呢?答:从自然角度讲,每个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在十分有限的生命中,人们都想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这是很自然的。然而,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却没有一个自然的答案。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生命的意义问题,简单说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价值是什么?没有这些意义的思考,也就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或“失败”问题了。其实很多人对“失败”的苦恼与恐惧都是因为他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知道这些“失败”是毫无价值的。如果你的生活是有…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作为“思想型作家”史铁生的意义显然是别的作家担当不了的。他从沉重的残疾肉身开始,在宗教神性光芒的照耀下,勘悟人生真相,追问生命终极意义,寻找灵魂救赎之路,视“过程”为“圆满”。在世纪转型时期,史铁生的存在促使我们返观:我们的生存方式中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缺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在空白点上探究 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是会留下许多空白之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文中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孔乙己死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去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的2009级硕士研究生杨某在留下“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感慨后,用两条毛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生吴某从该校主楼腾空跃下,他在遗书中留下对社会的控诉:“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  相似文献   

14.
他坐在山顶,双手托腮,出神地望着远方的夕阳。如血的残阳在他身上镀了一层奇异的色彩。身后支开的画架上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画架下满是一个个揉烂的纸团。迎着阳光,她缓缓而行,走上山来坐在他身边,爱怜地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怎么,还没画出来吗?没关系,你只是太紧张,太累了,过上一段时间……”“为什么,为什么我始终无法画出一幅完美的画呢?”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愤怒、自责的火花,“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画里似乎缺少了什么?是的,是一种颜色,生命之色。我的画是死的、无生命的。所以,它也就不可能完美。”停了停,他又说…  相似文献   

15.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什么?在哲学上时间是描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的哲学范畴;时间是什么?在表盘上是那秒针“嘀哒”而过的一个个圈;时间是什么?时间是上帝所给予生灵最公平的财富;时间是知识、是财富、甚至就是我们的生命。不信你看,从婴儿呱呱坠地唱响他生命第一响到白发老人驾鹤仙游走完他人生的旅程,在世的日子唯一与生命同在的就是时间。人们总说生命是宝贵的,因为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然而生命是与时间相依的,时间一分一秒的逝去,我们的生命亦是一点一点的缩短,既然这样,时间更是宝贵的:别忘了时间就是生命。古语云“一寸…  相似文献   

16.
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上初中的儿子问他:“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说:“人死后,周围漆黑一片,面对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悄无声息,无人交流。”他说的这个死后世界与法轮功对刘思影所描绘的“人死后,有一条用黄金铺成的道路指引着到达天堂,在那里,到处都是黄金”是相反的。很显然,这位校长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让儿子对死亡产生一种恐惧,从而在现实中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7.
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血流成河……废墟中只留下了一个孩子,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绝望地哭喊着:“妈妈!妈妈……”这不是哪部恐怖电影的镜头,而是1937年日本侵略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名记拍下来的真实照片。这照片如千斤巨石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照片上那朵娇嫩的生命之花,能禁受住这惨无人道的摧残吗?如果他侥幸逃脱了这一次灾难,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命运呢?可能他刚刚失去双亲,成了孤儿;可能他永远也走不进学校,只能沦为乞丐……我多么希望他和我一样,拥有一个和平、幸福的童年啊!可战争把一切美好希望全都化作了泡影。  相似文献   

18.
在当当镇里,住着一位小偷,名叫小宝,外号叫“酷仔神偷”。他偷东西的本领可真“绝”,从来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就是警察也拿他没有办法。有一天,小宝一时良心发现,这些年偷了不少东西,少说也有几十万人民币呢!自己太对不起大家,于是便去自首。他来到当当镇派出所,对嘟嘟所长说:“所长先生,我是来自首的。”“噢,是吗?你犯了什么罪?”所长先生来了兴趣,追问道。“我是一个小偷,名叫小宝,犯了偷窃罪,偷了大张两万元、小李三千元、小A八千元……”小宝说。“是这样,原来你就是‘酷仔神偷’?”嘟嘟所长恍然大悟,说道。…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不是……而是”类句式结构柳传瑾在复句中,判断词“是”与其他连词、副词配合,可作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如:①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干年的生命。②他是不知道,不是知道了不说。③他是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不说?...  相似文献   

20.
李丽霞 《课外阅读》2011,(3):194-194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开始了一个不安定的灵魂的漫游之路。如何对生命意义重新定位?怎样的走路方式更适合于自己高洁的品性?怎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政治的失败使他不羁的心灵开始了新的思考,在“儒”、“道”、“侠”的传统文化思想深刻的影响下,李白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的审美示范。下面笔者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梦》一诗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