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12月29日至1989年元月2日,在湖南省城长沙,举行了首届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重要领袖人物,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黄兴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多数论者对黄兴的评价偏低。这次与会的近百名中外专家学者,提出以下八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黄兴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听闻题。与会者认为,过去许多论者曾给黄兴戴过“右派”、“中间偏右”、“妥协派”、“二民主义者”的帽子是不当的。黄兴一贯坚持爱国、民主的旗帜,不是右派。在南北议和中,黄兴主张过妥协,但马克思主义者也并不一概排斥妥协,孙中山当时也曾主张妥协,黄兴在妥协中还存在抗争。黄  相似文献   

2.
在辛亥革命史上,黄兴是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人物,素有“开国二杰”之称。他文武兼资、才德兼备,足以冠轶群伦。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失之公允。有的根据他在领导武装起义时打过败仗的史事,将其贬为“常败将军”;有的认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实行家”,有所谓“黄实行”的称号;有的根据他和孙中山在政见上的某些分歧,认定他在组织上“走上了分裂的道路”;还有的认为“他在辛亥革命以后,主张对袁世凯妥协退让,成为革命党内部妥协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黄兴的功与过,这是一个需要辨析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辛亥革命史上,黄兴是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人物,素有"开国二杰"之称.他文武兼资、才德兼备,足以冠轶群伦.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失之公允.有的根据他在领导武装起义时打过败仗的史事,将其贬为"常败将军";有的认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实行家",有所谓"黄实行"的称号;有的根据他和孙中山在政见上的某些分歧,认定他在组织上"走上了分裂的道路",还有的认为"他在辛亥革命以后,主张对袁世凯妥协退让,成为革命党内部妥协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黄兴的功与过,这是一个需要辨析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认为,黄兴和孙中山一样,对武昌起义的迅速到来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胡绳武、金冲及在《孙中山在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一文中即持此论。其依据是:黄兴在武昌起义前不到半年还认为“同盟会无事可为矣。以后再不问党事,惟当尽个人天职,报死者于地下耳”。本文认为:胡绳武、金冲及援引的材料颇为不妥。不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兴赞成和支持孙中山把反清武装起义的发难点确定在两广地区的战略方针。但1911年广州“三二九”之役失败后,黄兴对孙中山的战略方针产生怀疑和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运动,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继续,是“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或改良的运动”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比较正规、明确和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各界人民进行的“全国规模的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的全部斗争过程中,湖南是一个很关重要的省份。在一八九四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之后,善化县(今长沙县)人黄兴是继起的先驱者,他于一九○三年秋末筹建了华兴会,以后成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为民主革命家,号称为“孙黄”。长沙起义失败后,他避走日本,同孙中山结识。此后,他协同孙中山,合作创建革命组织同盟会。在孙中山的旗帜下,黄兴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坚持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威信和同盟会内部团结,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发展,对武昌起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曾于2010年末在北京匡时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见到1915年6月20日辛亥革命元勋黄兴致张继信一通,此信对于学术界了解"二次革命"后黄兴与孙中山及中华革命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史料依据,并且,依照黄兴信中所言,其于1914年夏赴美后,与孙中山之间并无通信往来,那么,目前已收录在《孙中山全集》的《致黄兴书》(1915年3月)以及收在《黄兴集》的《复孙中山函》(1915年5  相似文献   

8.
1913年4月13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三位民国元老于在北京创办中国大学。比起孙中山后来创办的黄埔军校,以及孙中山后来下令合并的中山大学,都整整早了11年。中国大学是—所私立大学,但又不是一所普通的私立大学。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孙中山深感贯彻革命的主张,谋真正共和的实现,非养成革命的人才,从根本上改造不可。于是他与黄兴、宋教仁规划计议,由宋教仁出面创办中国大学并担任第—任校长。此后黄兴、黄云鹏、林长民、王印川、姚憾、王正廷、何其巩曾先后担任过中大校长。  相似文献   

9.
关于孙中山民元让位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妥协退让论"者指责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形势决定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是形势所迫;"利用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只是为了利用袁世凯,借以取得革命的胜利。以上三种看法都过分强调了孙中山的被迫  相似文献   

10.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号杞园,字廑武。后改名兴,号克强。湖南善化(今属长沙县)人。他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酝酿准备、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是个典型的辛亥革命时期人物。他文武兼资、才德兼备,由他策动和躬亲领导的武装起义竟达10多次,是革命党内公认的第一流军事家;他在宣传、组织和筹款等方面都为辛亥革命作过杰出的贡献,其政事方面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真诚拥戴和勇敢捍卫孙中山的领袖  相似文献   

11.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号杞园,字廑武。后改名兴,号克强。湖南善化(今属长沙县)人。他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酝酿准备、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是个典型的辛亥革命时期人物。他文武兼资、才德兼备,由他策动和躬亲领导的武装起义竟达10多次,是革命党内公认的第一流军事家;他在宣传、组织和筹款等方面都为辛亥革命作过杰出的贡献,其政事方面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真诚拥戴和勇敢捍卫孙中山的领袖  相似文献   

12.
9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固然起了主导作用,但以立宪派为主的中间力量也不可忽视,其间赵凤昌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黄兴的教育救国思想进行了全面评价。文章认为,黄兴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服务的,是孙中山建国、救国政治方策的一部分,具有争取民族独立的强烈爱国主义内容和革命民主主义色彩。黄兴把实业,教育和政治三者联系为一起的思路,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把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溶为一炉”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4.
马铭德 《历史教学》2003,6(7):24-29
9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固然起了主导作用,但以立宪派为主的中间力量也不可忽视,其间赵凤昌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他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①“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③据此,一些人就认为五四运动反封建很彻底,已经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其实,毛泽东在这里用的“彻底”一词,与“不妥协”或者“坚决”的意义相同,是讲五四运动在反帝国主…  相似文献   

16.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南方诸省紧跟着独立,清政府的统一土崩瓦解、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一切都顺乎天应乎时,形势发展既快又好。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却功败垂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得。既然革命军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孙中山为什么还要辞职?袁世凯又为什么能窃得辛亥革命果实?对于这个问题,上教版的新课本概括为四条,即:一、帝国主义的干涉;二、钻入革命队伍内部的封建势力向革命施压力;三、革命党内部如章炳麟、黄兴等也主张向袁世凯妥协;四、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这四条原因中,比较难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进行过多次起义。最壮烈的一次,是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的广州起义,也就是名震中外的黄花岗之役。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在槟榔屿策划而成,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得到过华侨的巨大资助。仅从新加坡、槟榔屿回来的华侨,不下五百  相似文献   

18.
武昌起义爆发后约3个月,清帝退位,清朝灭亡,持续了21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垮台。辛亥革命并未按照革命前孙中山设计的革命战略进行,且孙中山、黄兴等当时都不在武昌,因此表现出了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辛亥革命的发生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清廷统治日趋腐朽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斗争、资产阶级立宪派和广大民众对其失望转而支持革命的结果,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曾经作出科学的评价:“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尽管给两千年来的封建主义统治以极大的冲击,但以孔家店为代表的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思想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动摇,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后,就有人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是在学习欧美的基础上超越欧美,建设一个全民共享幸福的共和制的中国。围绕这个目标,孙中山在有生之年不断回顾与反思辛亥革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问题,前后观点有重大变化。前期,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已经取得了铲除专制、确立共和的目的,剩下的任务是如何进行社会改革以超越欧美。后期,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廷,却没有铲除专制;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却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和。对辛亥革命成败看法的转变与孙中山晚年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策略的变化发展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