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制造冲突,明确探究问题1.回顾体积概念和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师:今天我们学习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看见“体积“二字你能想到什么?生:(1)体积的概念:物体  相似文献   

2.
要点解析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2.密度的概念(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3.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先把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0”,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说明:①“先、后、再”是调节天平横梁…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四省市第十册第6页。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且标:(1)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掌握长正方体体积计算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教学过程:师:物体是占有空间的。现在老师先拿出一个盛有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A.知道浮力的概念。B.理解物体浮沉条件。C.(1)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2)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相似文献   

5.
一、物理隐含条件汇总 1.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 (1)质点:物体只有质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 (2)点电荷:物体只有质量、电荷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 (3)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  相似文献   

6.
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或容量。很明显,容积和体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体积和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1.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箱子、仓库、油桶等)的内部体积。2.测量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从物体的外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子的体积就要从外面去量出长、宽、高的长度。计算容积或容量,由于容器有一定的厚度,要从容器里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子的容积或容量,要从内部量出长、宽、高的长度。3.计算单位不同…  相似文献   

7.
徐评 《今日中学生》2006,(27):16-18
比和比例,不仅是数学中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中用来定义物理概念(物理量),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物理中,常把不同类的物理量相比,就引出新的物理概念.例如:(1)路程时间=速度(st=v),单位:米/秒(m/s)(2)质量体积=密度(mV=ρ),单位:千克/米3(kg/m3)(3)压力受力面积=压强(FS=p),单位:帕(Pa)(1Pa=1N/m2)…………这些公式都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1)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是速度;(2)式表示: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即是这种物质的密度;(3)式表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是压强.这样的公式,被称为该物理量的定…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结构质量 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知道 )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会 )密度概念、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 (掌握 )查密度表 (会 )水的密度 (知道 )用量筒测体积 (会 )测密度的方法 (会 )二、复习指导(一 )质量1 定义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kg) ;常用单位有吨 (T或t)、克 (g)、毫克 (mg)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吨 =10 3 千克 ,1千克 =10 3克 ,1克 =10 3 毫克 .即相邻单位都是千进制 .3 测量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一册第89—93.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的概念.2.认识体积的计量单位.3.学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出示木块(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提问: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中,让学生对物体沉浮的秘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物体能在水中浮是因为物体比同体积的水轻,物体在水中沉是因为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建立,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旧知、做好迁移课件出示:(圆拄形物体)问: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你能说说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相似文献   

12.
某市1997年物理中考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弹簧秤下挂一长l=20cm的长方体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为F_1=27N,在物体下方放一装有水的容器,容器的横截面积S_2(壁厚不计)是物体横截面积S_1的3倍.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_2=23N.求:(1)该物体的密度;(2)物体未放入水中与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g取10N/kg)  相似文献   

13.
赏析两道“浮力”探究性实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一: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解析:(1)需要的器材为:实验桌、弹簧测力计、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2)实验步骤:①…  相似文献   

14.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压强压力的概念 (知道 )压强的概念 (理解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理解 )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理解 )连通器的原理 (知道 )大气压强的现象 (知道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知道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知道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知道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难点是液体的压强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以下知识 :一、压力1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 ,并对支持它的物体表面产生压力 ,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相…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浮力一章的有关计算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这一类型的题目,同学们更是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结合实例归纳如下。只要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利用浮力等于重力建立方程,然后求解,根据这一方程可求出:(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3)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4)物体的体积;(5)液面以上体积与液面以下体积之比;(6)液面以上体积与总体积之  相似文献   

16.
丛丽莉 《山东教育》2012,(Z4):75-77
一、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青岛版五四制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教学难点是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它是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计算其他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因为  相似文献   

17.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文[1]给出了圆锥侧、表面积与体积间的恒等式(Mb-Mc)Mb(2 Mc-Mb)=9πV2(Mc,Mb,V分别表示侧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下同),文[2]给出了正n棱锥侧、表面积与体积间的恒等式(MbMc)Mb(2 Mc-Mb)==9nV2tanπn,并指出圆锥与正n棱锥恒等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给出圆柱、圆台、正n棱柱、正n棱台侧、表面积与体积间的恒等式,供大家参考.定理1圆柱侧、表面积与体积间的恒等式: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密度     
考测点导航 1.知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即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等而改变,知道质量的单位,会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2.密度是初中物理中重点知识,属理解层次。理解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概念规律 (一)三个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种. 2、体积气体的体积指气体占据的空间.由于气体容易扩散,能充满整个容器,其体积等于所在容器的容积.从微观讲,气体体积等于分子体积与分子间空隙之和.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米~3、分米~3、厘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