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学术能力有限,工作繁忙,无暇兼顾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研活动,它通过教学发展科研,通过科研带动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困惑中指明了道路。实施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步骤:计划、行动、反思。  相似文献   

2.
曹珊 《学苑教育》2018,(1):30-30
“微型课题”是一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课题以自己为对象,真问题即课题;以行动为引领,真研究即经历:以内驱为需要,真收获即成长。微型课题是教师所需要的教育科研,也是教师能完美操持的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释如何运用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课题设计到行动和再度设计到行动,通过观察,会谈,文档分析等策略,以螺旋式、动态循环方式实施融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三维一体”教学实践研究。本课题借助教学行动研究的思维模式,实现了课题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行为预期,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等诸多问题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使课题研究者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行为以达到教学预期。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以验证理论为主,缺乏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精神;以高校专家为研究主体,缺乏自我行动研究主体;将参与课题研究、发表论文作为行动研究的终极目标,忽略行动研究本质;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活动,对科研和行动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应将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任务;形成主体间性行动研究的理念和方式,实现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协同发展;改变教育科研成绩评价方式,实现科研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学校教研结构体系,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行动就是研究,课题就在身边。以实践行动改进教育行为,让教育科研不再神秘。行动研究不仅让中老年教师看到自身优势,也找回了专业自信,促进了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规划课题而言的,从研究问题和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研究结果来说,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基于自身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源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与提升,旨在改进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行动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研究易被误认为低要求、易操作,似乎为无暇兼顾教学的科研的外语教师指明了道路。但行动研究既非科研无能的代名词,也非科研无能的出路。行动研究重大“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循环性,因而应以改进教学活动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应成为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行动研究重在“行动”,但行动的背后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行动研究中提倡师师合作与师研合作,互帮互助,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研究的实质是“关于教学改进的思考与行动”,是“朴素的改进工作与解决问题的探索”。教师研究的基本要求“指向问题、改进实践、教研相融、注重过程”。教师研究追求的是“教与研的相融”。  相似文献   

9.
行动研究是中职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是中职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地理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展地理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为:确定问题、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实施观察、进行反思、表达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搞教育科研是教科所的事,是专业人员的事。这种看法是错误且有害的。对于大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不仅可以壮大我国的教育科研队伍,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许多细节问题得到及时的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课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这些课题的挖掘和研究仅仅靠为数有限的专业教育科研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教育科研还可以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激励作用。一旦教师具有了教育科研意识,并把科研作为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行动,那么就可以对教师起…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作为中小学教师,其优势在于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应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行动研究,十分切合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最为适用的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最大的成果就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科研的过程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以“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促教师成长。经历了早期的自发、分散、零星的粗放型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个性化、本土化的教学研究方式.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研究手段和方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学校,作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使教学科研一体化,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校本教研中,教学与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我们的做法是将教学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学化,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动研究来实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最后运用课题研究成果来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姚晓华 《云南教育》2005,(11):44-45
2002年开始,我们在昆五中组织了《教育情境改造中的学校教研文化与教师团队建设》课题研究。学校进行教研、组织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最终目是为了改进教学;而改进教学的意义又在于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让教师学会研究,具体地说是要教师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准确、有效的分析和表述;  相似文献   

14.
阳泽  苟晓蓉 《四川教育》2006,(10):10-11
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微型课题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 微型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要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中学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教育界倡导的“自我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指的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学行动研究方面的著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计划、实施、反思等环节。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可操作的研究步骤:  相似文献   

16.
课题研究会快速提升教师基本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笔者就有切身的感受。几年来,我们成都市石羊小学通过课题研究,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头,虽然过程是艰辛和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我们嗅到了科研的芬芳。一、用行动研究的方式解决实践问题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洁 《中学教育》2008,(1):45-48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表达研究成果五部分。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克服中小学教育科研“假、大、空”不良现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驱动式校本培训”的涵义及特征 所谓“课题驱动式校本培训”就是以课题研究为基本载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体力量,在教育专家、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教师任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自行组织,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其特点是边做边研究,情景性和操作性特别强。因此,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师走入仅凭经验进行“实干”的误区。一旦科研部门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教师们又易犯削足适履、扭曲原有教学行为以迎合上级意图的毛病;受到挫折后,一些教师便对教育科研丧失信心,采取“做秀”的策略,应付有关部门的阶段检测和结题验收。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我根据自己当中小学教师和在教科所积累的课题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