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雪 《新闻世界》2008,(11):102-103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达数十天。中国之声在此次地震中的报道是继今年年初南方遭受冰雪灾害后的又一次成功接力,也充分表现了广播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从广播媒介的特性,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功能在突发事件中拓展三方面来分析中国之声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旨在思考和总结广播在媒介变革中独特优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15:03:14,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在直播中插播重要新闻,及时报道了地震消息;19:00,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紧急启动。对于这一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央电台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全面关注。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14:28汶川地震发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刻启动应急报道机制,19时中国之声全面进入24小时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部节目时间立即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之声新闻综合频率的企业广告播出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全面调整:对120多家客户每天220多分钟500多频次的广告进行修改,制作成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公益版企业广告,  相似文献   

4.
周伟 《视听界》2008,(4):58-59
汶川地震发生后5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全面进入24小时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部节目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之声的企业广告播出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全面调整:在全面丰富的救灾前线的报道中,时常插入的制作精良、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公益版企业广告,从多角度展现了众多企业投身抗震救灾的各种行动。在整体直播节目中,广告与节目内容相呼应,成为赈灾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中宣部、广电总局和中央电台关于“充分发挥广播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的指示精神,音乐之声迅速响应我台“启动紧急报道机制”的部署,调动频率优势资源,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系列宣传报道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中国大地被震动,世界被震惊。历来在抗灾报道中打头阵、建立功勋的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5月12日19点播出抗震救灾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13日7点开始,《汶川紧急救援》全天24小时直播,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总书记,温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青海长青,玉树不倒!同胞们用浓郁的关爱之情抒写的"绝对",一起见证着玉树的涅槃力量。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袭击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发生以后。国内广播电视媒体反应之迅速,跟进之及时,报道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12日18时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开始现场直播“汶川紧急救援”(以下简称“紧急救援”),首次直播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30分;  相似文献   

9.
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波及全国众多省市和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及时推出24小时大型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直播节目将在“中国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0,(5):I0001-I0002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成立了由台长王求任组长的“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应急领导小组”,全台各频率及宣传部门紧急行动。中国之声迅速启动特别报道《玉树紧急救援》,全天不间断滚动播出,对玉树灾情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