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后工业时代的广告业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广告宣传及由此衍生的"真实性”,成为了现代广告伦理批评的两大焦点.文章对发达国家广告伦理研究的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力图为我国广告伦理批评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鲁华 《声屏世界》2004,(7):40-41
广告作品批评是广告批评的一个种类。广告批评是对广告现象进行认识和评价的科学活动。其具体批评的对象可以是某则广告作品、某个广告观念、某次广告活动、广告主、广告代理机构、广告发布媒体甚至是广告批评本身,所有跟广告有关的都可以成为批评的对象。所谓广告作品批评是指对某一广告作品进行的阐释、分析并得出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3.
广告批评归根结底是作为批评主体的人的判断和评价,离开了对人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广告批评的实质。数字时代,传播结构发生改变,广告批评主体得以拓展,批评权力重心逐渐位移,权力也随之分解。以新近发生的"张太广告事件"为例,公众、传媒人、文化学者、广告学者、广告人、广告主等批评主体,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进行广告批评时的立场和倾向也迥异。公众作为"走神"的广告批评者,在广告批评"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明显增大,甚至反哺媒介议程设置,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广告学者,话语却常常湮没于众声喧哗之中,批评的效力被稀释。整体来看,数字时代,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呈现弥散化特征,要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建立健全广告批评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批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德江 《现代传播》2003,(3):96-100
本文对20世纪现代广告批评加以概括介绍,对其进行反思,肯定其功绩同时亦指出其不足,并针对新世纪的广告批评,在思维方式、批评宗旨和批评标准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尽管广告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对广告的批评之声亦不绝于耳。尽管人们对诸多广告现象尤其是广告作品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批评,但对广告批评自身的科学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广告不仅具有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广告进行批判式解读与探究,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6.
广告素养是媒介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应地,广告素养教育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所谈的广告素养,可以被描述为公众对各种媒介发布的广告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广告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广告素养教育,也即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广告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众具有健康的媒介广告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广告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瑾  杨煚 《新闻知识》2012,(4):32-33
近15年来,中国广告批评的相关研究已经逐步进入正轨.虽然相对于广告批评的“成果”而言,有关广告批评的研究仍有限,但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进一步梳理已有研究,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研究者们对于广告批评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并就广告批评的标准和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较多讨论,目前仍有不足的是,广告批评的研究方法亟待规范,研究视角仍有待拓宽.  相似文献   

8.
郭瑾  丁怡 《新闻界》2012,(12):22-27
广告批评作为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有效汲取批评的建设性意见有赖于对广告批评概念的厘定。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结合语义、词源及批评实践的综合分析,认为广告批评最终指向一切关于广告的判断和评价。其次,通过对中外广告批评历史的回溯,发现已有广告批评的内容,主要分为广告的营销与传播批评及广告的社会与文化批评,这两种类型的批评至今仍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告文本中隐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表面现象的深层逻辑结构,广告形态及相关围绕广告的批评和争议也源于此.研究以新近发生的“我们恨化学”广告事件为例,对广告话语的编码机制进行“行为功能”的解构,从广告运作机制、叙事逻辑以及表达艺术三个层次分别展开思考,提炼出广告文本的深层逻辑结构,继而从广告环境的多重图景中展开对广告责任与伦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广告学者高立(R.H.colley)认为: “广告是一种收费的大众传播,其终极目的在于传达商业信息,为广告主创造有利的态度,并诱使广告对象采取行动,一般所谓销售商品或劳务。”这一概念首先将广告传播界定为大众传播,而信息化社会中,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首先我们应肯定广告传播对社会的正面影  相似文献   

11.
现代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它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不断地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因此,运用复杂科学的方式和原理①揭示批评的语境,从而建构系统的广告批评标准,不仅能规范目前以及未来的广告批评,而且也能促进广告批评与未  相似文献   

12.
北宋时期,商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广告也空前繁荣,形成了城市市场与广告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关于广告文化、广告批评的研究渐渐多起来,本文就三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批判的视野中还原广告真相;批判性地研究广告文化的价值建构问题;亟待强化受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反思品格.本文主张广告文化批判实践要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不应在一种虚拟的理论空间展开这种批判实践,而是要对广告文化进行语境式解读,也就是将广告文化置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14.
开展新闻批评是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理论原则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时,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明确新闻批评目的,纠正错误观念 运用新闻批评必须明确批评的立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透析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植入式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梅锋  刘潆檑 《传媒》2005,(3):40-41
作为全球十几亿华人除夕宴席上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节目的高收视率意味着高额的广告收入.今年春晚的广告又有了新的内容,它不只是单价高达40万元/秒的10分钟常规广告,在整台晚会5个小时中还有一种广告时隐时现.酒桌上的产品、主持台前后的字幕、节目中的道具,甚至在报时和贺词中也我们也可以看到广告的影子.人们对其中的广告众说纷纭.甚至不少网民因此批评先前发布"今年春晚无广告"的央视为"中央广告台".虽然这只是部分社会成员的观点,我们却可以发现许多与广告发展、媒体广告经营相关的本质性的东西一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中存在着对男女两性不同程度的性别角色定型问题。之前的研究强调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多一些,女性作为广告主角的比例占绝对优势:护肤、化妆、洗浴用品的广告几乎都由女性来做,甚至领带、西服这类与男人相关的商品,其广告也着意渲染女性对男性似乎是必然的崇拜和温柔。一直处于“第二性”的女性在广告中成了“第一性”(就数量而言),于是,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开始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和批判,认为是性别歧视,认为是刻板形象,甚至构成了女权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内容。广告设计者也因此受到了许多批评,迫于压力,  相似文献   

17.
广告影像思想的单一性,以及媒介伦理失范等成为广告影像批评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广告影像特性和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着手分析,试图找到影响广告影像特殊表现的内在原因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关于广告诉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有几个方面,有学者从物进行分析,转到广告的符号消费;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潜意识广告或广告诉求.而对恋物癖的根本--"阉割情结"挖掘不多.当代中国的广告批评虽然指出了后现代广告的潜意识诉求问题,但并没有弄清楚广告和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广告文化批评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论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广告化批评的意义与功能,为广告化批评设立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即:传播标准、沟通标准、审美标准和伦理标准。并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广告化批评标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广告文化批评的最重要范式是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制造虚假需要的指责.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影响使人们注意到任何物品都是带有符号价值的,这种观点的极端形式不但挑战广告创造虚假需要的说法,而且挑战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对生产过程的侧重.但相关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概念可以为当代的广告文化批判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