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类教育     
幼儿教育来稿摘登上完中班的孩子不宜上学前班我教幼儿学唐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适当地教幼儿一些通俗易懂的唐诗是应该的,但在教幼儿唐诗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诗要合适为了培养幼儿的兴趣,应该选择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战争”单元 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  相似文献   

3.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战争”单元 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  相似文献   

4.
北宋唐诗文献的整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人别集的辑佚与校刊;二是大型诗文总集的编录及有关文学史料的汇纂,三是杂史、野史、笔记小说对唐诗文献资料的保存。这些工作,为宋代唐诗学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美的诗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特别是唐诗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特点,为幼儿喜爱。近些年来,许多家长开始有意识地教幼儿念唐诗,但在教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如为学唐诗而学唐诗。幼儿虽然会背唐诗,但不知其含...  相似文献   

6.
明代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是第一部完整的唐诗总集,历来,人们多重视该书保存唐诗之价值,而对其编纂思想本身却较少注意。总的来看,《唐音统签》编纂的思想资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有明以来全面宗唐风尚之浸染;(二)家世背景的影响及对唐诗的系统研究;(三)自出手眼的唐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一、激情导入:与学生共唱《读唐诗》 窗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相似文献   

8.
唐诗与色彩     
唐诗与色彩自小我就非常迷恋唐诗。有很多诗篇至今我仍能倒背如流。唐诗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美在意境、美在情趣、美在节奏,更美在色彩。黑格尔曾说过:“颜色感应是艺术家所持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调动色调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大量诗歌,但没有哪一朝代的诗歌能拥有比唐代诗歌更多的接受者。唐诗接受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普泛性、时代性、个体性、应用性。其中,普泛性与应用性是唐诗接受最显著的特征。正是这两个关键特征,确立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唐诗研究大家中,闻一多是一位既注重借鉴西方的学术方法和文化观念,又注重挖掘唐诗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学者。通过研究,闻一多提出“诗唐”、诗人人格与诗的风格统一、诗具有怡情养性功能、律诗是最能体现中国诗歌特点的诗歌体裁等唐诗的民族文化特征。闻一多对唐诗民族文化特征的认识与其思想上的民族主义文化立场有因果关系。他的唐诗研究也给予我们当代的唐诗研究以深刻的启示:我们既要勇于接受和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又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唐诗的两种辉煌——兼论唐诗经典接受史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诗有两部历史,创作史和接受史;唐诗也有两种辉煌,创作史的辉煌和接受史的辉煌。辉煌的唐诗创作史是唐人全面生活的诗化,也是唐人生存智慧的艺术结晶;辉煌的唐诗接受史则是唐人雄浑诗魂的传递史,更是唐诗对民族心灵的塑造史。经典是心灵与文化的结晶,是诗情与哲理的载体,也是审美阅读的直接对象。一部唐诗接受史实质是一部唐诗经典接受史。因此,唐诗接受史研究应当以唐诗经典为中心,通过唐诗经典接受史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让唐诗的风神情韵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滋养现代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它镌刻着无数熠熠生辉的华丽诗章。捧读唐诗,含英咀华,我们深味其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语言的音乐;也是跳动的心声。围绕高考考查内容和唐诗的特点,学习研究唐诗,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比”是诗歌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唐诗也不例外。唐诗中千姿百态、情趣盎然的比喻,展现了唐诗独特的情感取向:观照自然,生动形象;索物托情,具体可感;典型比喻,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4.
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式善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论家。《梧门诗话》是法式善历时多年所撰成的一部诗话著作。在这部诗歌理论作品中,法式善评点了清代乾嘉诗坛的众多诗人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唐诗观"诗歌理论。法式善的"唐诗观"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法式善在对唐诗的接受中,其诗论主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种向后延伸的历史积淀,为自己及其后诗作追随者对唐诗的接受和评价定下了一个主调。二是诗话中对王孟诗渊源的探讨及其"清"、"淡"艺术风格的寻绎。  相似文献   

15.
纳兰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的表现形式是:纳兰词借鉴和化用了大量的唐诗语句,在它所借鉴的前代诗歌中比例是最高的。纳兰词对唐诗的借鉴有三种方式:直接引用、改动个别词句、演绎诗歌原意。从作家个人来说,纳兰词借鉴诗句最多的唐诗作家有三位:杜甫、李商隐和温庭筠。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借鉴吸收,纳兰词分别多了几分苍凉悲壮的美感、绮艳华美的品格、深隐婉曲的风致。这些异样风格的存在,大大增添了纳兰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楝《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风雅颂不仅属于诗经,离骚也不仅仅是屈原的楚辞,当风骚结合,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你走入诗的领域并爱上诗歌。说唐诗是一座百花园,那是因为唐诗中有许多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的奇葩;说唐诗是一座鸟语林,那是因为唐诗中有许多轻飞曼舞,引吭高歌的山鸟;说唐诗是一曲交响乐,那是因为唐诗中有许多声情并茂、婉转动听的  相似文献   

18.
一首诗由外象之物和内在之情组成,读诗的关键在于“披文以入情”:受准确地把键一首唐诗所表达出的诗人的真实情感,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是唐诗太成熟。太成熟的东两往往最复杂?人如此,诗亦然。另一方面是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常常表里不一,这就是本文所说有“情表”与“情里”。  相似文献   

19.
唐诗的解读,一般应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特质两个层面来加以把握,具体说来有四点:把握唐诗独特的语言组合形式,体会唐诗的视听美感;分析意境构成,探索情与景的多元存在;掌握唐诗独特的兴寄手法,领会其深层意蕴;结合有关诗话、笔记小说中记载的唐诗掌故,做到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20.
初唐的时候,虽然政治上进入了李唐统治,但是文学上依旧沿袭了齐梁流传下来的绮丽靡艳的诗风。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创作主张:一是"兴寄"说,二是"风骨"说。直到陈子昂的出现唐诗风骨才为之一振,遂开盛唐诗风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