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的使命是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造与文化创造,而教师是高校创新工作的实施者与担当者。高校教师创新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即创新活动专业化、创新内容多样化、创新组织团队化与创新功能多元化。高校教师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以"促创新"为目的的科研管理体制、多功能的协同创新体以及高校创新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开展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对协同育人教育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其健康心理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高校改革等社会转型期的变化角度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然而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动力和能力不足的现实矛盾。因此,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发展,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发展中构建协同路径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地方高校教师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5.
组织战略的实现体现为组织绩效,最终转化为员工个体的绩效责任。有效实现新时期以“创新”为鲜明特征的高校战略使命,需要一个导向明晰的教师绩效责任机制,而与组织战略协同的绩效结构的确定则是其前提和基础工作。面对新的形势,亟需科学把握高校教师绩效的时代内涵,进而重构教师绩效结构模型,实现高校教师绩效系统对其战略使命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谈高校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肩负着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者——对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高校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使我们的学生不惧怕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图从培养高校教师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的内容及培养途径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要求创新的呼声越来越多,教育创新首当其冲,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各方面人才的使命,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本身能否突破束缚是关键,本文就高校教师在教育创新中遇到阻碍因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突破束缚、实现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高等教育中教师价值失范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在这种社会形势中,高校教师该如何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该如何为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既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科研创新意识不强、协同创新合作动力不足、科研创新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新思想、拥有新思维、实践新行为、建立新权威。新思想、新思维是高校教师搞好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食粮;是使高校教师实践新行为、建立新权威的行为动力。实践新行为、建立新权威是高校教师在新思想、新思维的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活动,是高校教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肩负着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崇高使命,其职业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所以,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德为师本,无德无以为师”的观念是不会过时的,它必然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对于推进教育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认知,及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现状的调查,以心理契约为理论基础,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生产模式1向模式2的转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途径。文化是大学的独特气质和精神意志,高水平大学需要以文化的力量推进协同创新、站在文化的高度省思自身发展。大学学术的社会培育、大学精神的社会认同、大学战略的社会依存、大学优势的社会引领等的深刻变化,使大学对社会有着更深的依赖和更多的责任,并要求作出文化回应。协同文化是大学对社会的依赖、责任之文化诠释,它坚持以"优势"为条件的生存方式、以"依存"为认同的主流价值、以"合作"为惯习的行为准则、以"协调"为追求的战略视野。高水平大学要培育协同文化,致力打造协同精神、坚持协同创新、提升协同自觉,积极回应社会对大学的文化期待。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体现,也是对协同育人的基本诉求。剖析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教书与育人脱节、课堂教学思政元素单一、协同育人机制不协同、考核评价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足够重视等现象,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包括强化高校教师育人意识与立德责任、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完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激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动力的制度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以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重要性为切入点,总结了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想要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制度机制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职业教育可以借鉴高等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高等继续教育则可以与职业教育结合,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其职业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高校教师的创新意义重大.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的创新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生阶段、调整阶段和成熟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创新的内涵不同,要做的工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唐习华  李骏 《江苏高教》2014,(2):103-104
在高等教育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建设面临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高校教师培训现状,查找国内高校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借助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学习型校园氛围、建立高校教师常态化培训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实现,其实质是不断开辟新的学科领域从而增加知识存量的过程。而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现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的,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作用,因而,尝试探讨社会环境对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下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师功能观,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必须是一个始终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而且应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意义上的“学”转变到“会学、会问、会做”的创新意识上来,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