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属于猿人阶段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和遗物 1984年12月,在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学术纪念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宣布:解放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已经发现十一个新的猿人化石地点。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现猿人化石地点最多的国家。我国正在成为人类起源研究的新中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80年代,起因于辽宁西部朝阳地区大量早白玉纪鸟类化石的发现。1994年朝阳地区北票又发现了晚诛罗纪的鸟类化石,它不仅丰富了我国中生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将鸟类在我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而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1辽西地区所发现鸟类化石的种类近些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地质部博物馆和省市有关部门曾进行挖掘和收集工作,目前发现的种类有:1.1三塔中国鸟发现于朝阳县胜利乡早白玉纪九佛堂组地层中,化石保存完整。主要特征是吻部粗壮…  相似文献   

3.
古生物     
《生物学教学》2006,31(7):70-70
我国新疆五彩湾发掘出生活在1.6亿年前的小型食肉恐龙“五彩冠龙”化石,很可能是霸王龙始祖;我国云南双柏县发现面积达两百平方公里的恐龙化石带;我国吉林九台市新开村出土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我国九龙山侏罗纪岩层发现的一种类似海狸的动物化石改写了哺乳动物进化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岩溶地区,也是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发现了著名的柳江人化石、麒麟山人化石等;进入新千年以来,又发现了扶绥南山洞晚期智人化石、百色田东么会洞早期人类化石以及崇左木榄山智人化石。这些珍贵化石的发现推动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进化和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的古人类学研究,除了传统形态学研究之外还加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 CT扫描),新研究方法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发现珍稀古人类化石所蕴藏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学家1994年先后在辽西北部地区发现10块始祖鸟类化石。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被称作是“继1892年德国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自1862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第一次发现始祖鸟化石以来的100多年间,全世界总共才发现8块同时代的始祖鸟化石标本,且仅局限于这一地区。经过科学家们艰苦不懈的努力,近几年又在朝鲜和我国发现了始祖鸟化石。 1989年3月5日,朝鲜的一位女中学生在与我国接壤的新义州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2块化石。经过4年多的研究考证,朝鲜考古学家于1993年宣布它们是生长在1.5亿年前的始祖鸟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畀上少数几个盛产恐龙化石的“超级大国”之一。恐龙化石埋藏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除台湾省、福建省外,其他各省区都有恐龙化石产出,目前巳知恐龙化石产地有近百个。侏罗纪和白垩纪是恐龙家旗最兴旺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恐龙化石我国都有。在我国虽没有发现大  相似文献   

8.
邢宇皓 《高中生》2012,(12):56-57
古生物化石爱好者古日扎布最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010年5月.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河边一处泉眼旁发现的十几件古生物化石,竟然帮助考古学家发现一处在我国非常罕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  相似文献   

9.
[古生物 ]我国宁夏发现亚洲最早四足动物“中国螈”化石据新华网 2 0 0 2年 12月 2 0日消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今年 7月在宁夏发现了距今约 3.5 5亿年的泥盆纪鱼石螈类动物“中国螈”化石 ,这是全球发现的第10种泥盆纪四足动物 ,是鱼石螈类动物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这一重要发现是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分布区域 ,而且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一亿年。目前亚洲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发现于距今 2 .6亿年的地层。专家称 :四足动物的出现、脊椎动物的登陆 ,称得上生命进化史的重…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在四川省发现的一个身长二十二米、身高约三米半的巨大恐龙化石,最近经过我国古生物学家作出鉴定,认为它是至今在我国发现的一个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象这样巨大并且保存得这样完整的恐龙化石,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过.这个被认为是生活在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侏罗世早期的恐龙化石,埋藏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附近古楼山山腰距离地面一百米右左的地层中,它是四川省石油勘探队的人员1957年在这一带作地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8,33(10):68-72
我国辽西发现的“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及中华古果化石——被确认为最古老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新类群“古果科”;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埃及出土远古巨型蝙蝠化石;非洲土著人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表明人类在7万年前险些灭绝;生物学家在加勒比海发现150个新物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国内经济增长是化石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对国内的化石燃料消耗的影响相反:进口增加化石能源的消耗而出口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实证结果显示FDI对国内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缓解作用,化石能源的使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化石能源消耗、人均GDP、出口总额、进口总额、FDI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再次印证了EKC假说的正确性,通过FDI对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影响来看,“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4,(1):73-77
云南发现我国目前最早竹子化石 据光明网2013年7月25日消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后王力与合作者在云南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发现了大量保存良好的竹子叶片和竹竿化石。这些化石标本产自距今15.97—11.61百万年前的中新统地层。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评论》。  相似文献   

14.
大观园     
最古老鲸化石一个国际古生物学专家小组在南极发现了生活在4900万年前的古鲸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鲸化石,也是首次在南极发现类似化石。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体不是什么“神”创造的,而是由30多亿年前出现的最简单的单细胞生命体经过不断演化,慢慢发展起来的。这几年,在我国辽西地区陆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古鸟化石,这引发了有关鸟类起源的大讨论。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中生代化石产地。一亿多年前,由于被突发性火山的喷发物所覆盖,那里的原始生态系统及自然信息保存相当完整。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早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数以千计的中生代鸟类化石。特别是在辽西地区发现并命名的世界上最早的“鸟类”———“中华龙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08,(8):75-75
综合2008年2月13日及18日《新民晚报》消息,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了中国和巴西科学家合作研究的论文,报导了发现于我国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的一件翼龙化石。报导说,该化石翼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娇小的体态,双翼展开后仅有25厘米,大致上与燕子相当,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小的翼龙化石。在此之前,虽然在德国发现过一件翼展只有18厘米左右的翼龙化石,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学生》2014,(1):72-72
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原始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具毛发的哺乳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恐龙     
我国的恐龙化石可以归属到5大恐龙族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多次在新疆开展采集与研究恐龙的工作,特别是他们在与加拿大专家联合考察时发现了更多更完整的恐龙化石,对揭示我国恐龙的奥秘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7,32(2):76-79
[古生物]我国宁夏灵武市出土七具属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恐龙化石据2006年8月29日《新民晚报》消息,自去年开始发掘以来,宁夏灵武市宁东镇南磁湾“灵武恐龙化石遗迹”所在地共出土了7具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证实,这是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的分支叉背恐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6月13日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m,站立高度超过5m,体形可与著名的暴龙类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