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数码录音设备的种类和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格式的类型,归纳了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播放方法和特殊格式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转换软件,并据此提出了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归档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2.
"架子"杂说     
我一说"架子",人们肯定会知道我一不是讲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二也不是过节迎宾用的"花架子",更不是舞台上演员用的架子鼓的"鼓架子",而讲人的"官架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数码录音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要求,通过对音频文件格式的分析与论证,筛选出了数码录音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FLAC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4.
唐芬 《大观周刊》2011,(51):25-25
晋南威风锣鼓产生于农耕时期,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2006年量月20日,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针对威风锣鼓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其基本现状做一番客观的论述.力图呈现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娱乐行业的逐步产业化,网络文化传媒的兴起及国际流行音乐的空降,流行音乐呈现双雄争霸局面,这锋芒相当的两大音乐主体便是中国内地音乐和港台音乐组成的华语音乐、韩流带来的韩系电子舞曲音乐。两类流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数码录音的真实性、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数码放音的真实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数码录放音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俞锫 《现代传播》2019,(12):106-108
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圆筒留声机开启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录音技术经历了机械刻录、编辑制作和数字创作三个发展阶段,并成为推动录音艺术演进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发展的机械刻录时期,刻录是录音艺术的主要方式,有限的创作空间孕育了录音艺术的萌芽;到了技术发展的编辑制作时期,制作成为录音艺术的主导理念,在对"音乐时空"的重构中录音艺术开始发展;而到技术发展的数字创作时期,创作逐渐成为录音艺术的核心思想,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到音乐的情感结构,录音艺术用传统乐器和电子声音构筑起音乐艺术的新现实。  相似文献   

8.
奉化吹打     
“奉化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音乐民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统曲目有《将军得胜令》、《万花灯》、《戈Ⅱ船锣鼓》(俗称“万得划”)等,也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曲目。它在乐队编配上以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三者合一,乐手众多,一般为十三至十四人,多时达二十几人。基本乐器有唢呐、笛子、板胡、二胡、三弦、琵琶及锣、钹、鼓等,最大的特点是在打击乐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定律的“十面锣”。“十面锣”现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被器乐界广泛使用,是浙江省器乐曲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信双 《云南档案》2012,(12):12-12
<正>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录音、录像带播放设施设备大多已进入淘汰时期,馆藏录音、录像带档案面临着磁性消失、数据无法转换的危机。为尽快抢救馆藏珍贵录音、录像档案,延长使用寿命,我馆采取有效措施对馆藏80至90年代珍贵录音、录像带进行了数据转换抢救。一是注重细节。转换之前认真检查录像带外壳,对已损坏的及时做更换处理,采集之前做重复倒带,确保每个录像带视  相似文献   

10.
一、基层单位档案数字化的作用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现有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和保存重要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永久保存真实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家档案局在2019年12月16日发布了《录音录像档案管理规范》(DA/T 78—2019)(以下简称"规范")这一行业推荐标准。规范与之前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DA/T 62—2017)和《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 63—2017)等三个行业推荐标准,为我国录音录像档案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作业标准指南。本文着重介绍规范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文中不当之处,希望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3.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中国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产业发达,在华语流行乐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对台湾地区文化的研究,流行音乐是重要的落脚点。本文把对台湾流行音乐的研究置于新媒介背景下,通过总结音乐传播媒介中的手机音乐软件、短视频社群软件以及线上演唱会等对流行音乐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试图勾勒出新媒介影响下台湾文化传媒生态在流行音乐方面的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流行音乐及其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建设成就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兼具极大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流行音乐,是广东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广州作为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策源地、发祥地,在整个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流行乐坛开创过无数个"第一";为中国流行音乐贡献了数以百计的优秀音乐人才、数以万计的优秀音乐作品,也催生了大量引导音乐发展潮流的新鲜理念.可以说,广州流行音乐的发展正是中国地域性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缩影,基于此,笔者就广播电视媒体对广东流行音乐的形塑力及其体现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为当前由网络新媒体引发的新一轮媒介转型对流行音乐发展趋势的影响推断与预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录音资料非书资料是当前国內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笔者根据本人的工作体会,拟将各类非书资料分別用实例说明其编目方法,作为笔者拙文“非书资料的编目实践问题”的补充,以与国內同行共同探讨。所谓录昔资料,主要是指用电子的或机械的手段将声振动转录于录音介质上所形成的文献,其载体形态可以是唱片、磁带、磁盘、胶片等,其內容或体裁可以是音乐作品、文学作品、语言教学资料、科学实验记录等,根据用戶需要或用途,录音资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流行音乐?这是研讨流行音乐问题的前提。设若论证对象不一,就势必你打你的枪,我放我的炮,以致问题越争越乱。事实上,如何界定流行音乐,这在我国音乐界,乃至广播电视界,众说纷纭,具体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流行音乐是“在群众中流行的音乐”。  相似文献   

17.
马珂 《传媒》2016,(16):95-95
流行音乐的传播是传播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媒介技术和社会变迁的加速,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接受也和以往有所不同。如何认识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以及受众接受模式的变化成为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对此,由张锦华等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一书,从流行音乐传播与媒介技术和社会变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传播的历史足迹、传播媒介及其效应、接受模式与审美范式、流行音乐的传媒文化审视和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魏和平 《新闻窗》2008,(5):98-99
录音报道是具有广播特点的文字与音响相结合的一种宣传形式,也是当今广播媒体搞活新闻节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录音报道从种类上来讲,大致有:单篇录音报道、系列录音报道、连续录音报道和追踪录音报道;从新闻体裁上来讲,大致有: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评论、现场录音报道、电话录音采访等。  相似文献   

19.
《盲人月刊》是我国唯一由毛泽东主席命名的盲文刊物,1954年3月15日创刊,至今已有56年历史。1988年并入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盲文版、录音版、电子汉文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是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形式的总称。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音响。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特殊表达手段和特种语言。这里说的音响,是指从事件现场录下来的、经过选择提炼的人、物体和自然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