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6):I0002-I0002
6.商鞅一、生平介绍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是卫国贵族,名公孙鞅,亦名卫鞅。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市)15邑,号为商君亦称商鞅。李悝、吴起的变法活动给予他深刻的影响,因此他少时喜读刑名之学,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干的人。最初,他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小官,深得公孙痤重视。公孙痤临死对魏惠  相似文献   

2.
商鞅刚出道的时候,在魏相公叔痤手下打杂。公叔痤了解商鞅的才干,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却一直没逮着机会。后来公叔痤病得快死了,趁魏惠王来探病的机会,赶紧推荐商鞅接替自己的职位。商鞅那时还是个毛头小伙,也没多少名气,所以魏惠王显得很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3.
商鞅     
商鞅,卫国人,又名卫鞅,原名公孙鞅,原是卫侯庶子一支的后代,平素喜欢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来到魏国,投奔魏国相国田文。不巧,田文已经去世,公孙痤接任了相国。于是,卫鞅只好委身在公孙  相似文献   

4.
很多喜欢历史的同学都知道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使秦国强大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做了准备。可你知道吗?他却给魏国留下了遗憾。当时魏国的相国公叔痤(cuó)看出商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就在自己病重时把他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认为商鞅年轻,又没有名声,所以沉默不语。公叔痤见状就说:“那你就把他杀了,免得他去为别国效力。”魏惠王表面答应了,事后却对他身边的人说:“公叔痤先让我把国家大事交给商鞅,又让我把他杀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病得如此糊涂,真是不幸!”那时秦国正在招贤纳士,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便去了秦国,后来果…  相似文献   

5.
吴久辉 《学子》2013,(10):97
在讲授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时,一位学生针对教材对商鞅的介绍"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提问":中国古代,宗法制盛行,姓名中的姓往往是归宗认祖的重要标识,为什么商鞅的名字鞅没有改,而姓却改了呢?而且出现多个姓呢?"其实商鞅姓名中的商,公孙,卫是商鞅的氏,并不是商鞅的姓"姬"。说明学生对  相似文献   

6.
徒木立信     
中远 《良师》2011,(2):46-46
商鞅又名公孙鞅,卫国人,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家。 商鞅年轻的时候很有志气,学习非常勤奋,喜欢研读法律。他把魏国李悝写的《法经》,读了千遍万遍,读得滚瓜烂熟。  相似文献   

7.
"分"是商鞅法律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概念,意指"人己之界限",它是商鞅法律思想最终的落脚点。商鞅认为"以法定分"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关键,他论述了"分"的意义、厘定和遵守等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分"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 商鞅(约公元前三九○年——前三三八年),原名公孙鞅,战国中期卫国人。他“少好刑名之学”(《史记·商君列传》),年轻的时候,跑到魏国,在崇尚法家的魏国宰相公叔痤那里当一名家臣,研究和总结了早期法家李悝、吴起等的理论和变法经验。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到了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由于变法获得显著成功,当上了秦国的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并被封为商君。因此,史书上称他为商鞅。法家后学者辑录的《商君书》,记述了他的学说。《更法》是《商君书》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10.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变法,根据地上文献和地下考古发掘资料的"二重证据"法研究,商鞅变法创建了一个以高压的社会氛围、鲜明的社会等级和快捷的上升渠道为特征的秦国社会。此次变法对秦国的主要贡献是完善了"军功爵制",提高了秦人的战斗力,但是商鞅并没有刻意打击旧贵族;在经济方面,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三六一年,秦献公死了,二十一岁的太子——孝公继承了君位。处在西北的秦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比东方的六国要落后一些。直到献公的时候,秦国地主阶级才取得统治权力。不过,历史发展的规律,往往表现为“后来居上”。从孝公起,秦国开始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和商鞅坚持革新,实行变法是分不开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孝公,是一个有朝气的青年统治者。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代替周室,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要这样大干一番,不用说,首先要充实国力,打击奴隶主旧贵族的反动复辟势力,从而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封建国家。因此,孝公一上台,就下令求贤,为社会改革运动作好组织准备。商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募入秦的。商鞅出生于卫国,年龄和孝公差不多。自小爱读法家的书,把法家的先驱者魏国的政治改革家李悝作为学习榜样。他怀抱法家理想,曾投奔过魏国统治集团。可是当时的统治者魏惠王不愿重用这个反对复古倒退,主张变法革新的青年人。正在这个时候,商鞅听到秦国召贤的消息,就满怀希望地赶往秦国。  相似文献   

12.
《教师报》(1999年1月14日)登载了谭洪元先生《商鞅之死非“车裂”》一文,文中摘引了几处《史记》原文,以证明商鞅是在被杀死之后再被车裂的。笔者认为谭老师对引文的理解失于偏颇.不足为证。且看谭老师的几段引文:  相似文献   

13.
商鞅,生于战国中期,是卫国国君后裔。曾在卫国做过小官,后来到了秦国,辅佐秦孝公。《史记》说商鞅“少好刑名之学”。看来,商鞅从事的师说还是比较驳杂的,但是,他反复宣传的是他的法治主张,秦孝公听商鞅的一番鼓吹之后,说:“寡人不之疑矣”(《商君书·更法》)。秦孝公听了商鞅的发言便坚定地相信法家思想,这说明商鞅的宣传思想具有针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23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有同学对我说,他们在一些参考资料上看到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9年,问我哪一年是对的,是课本错,还是参考资料错。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特意查找了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记载,得出我的看法,我认为用公元前359年作为商鞅变法的开始更恰当。《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59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卒用商鞅法……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可见,商鞅法已在孝公三年时被用,也就是公元前359年。又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孝公三年,既见卫鞅,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49页)对商鞅之死的描述是:“……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78页)亦持同样说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两千多年来,中国百代皆行秦朝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而秦朝制度之奠基,不能不提商鞅变法。通过这场变法,商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不仅为秦开启帝王之业,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形态,也将自己的声名永久地载入史册,留待后人评说。当我们追溯历史,不能不回到商鞅,了解他的一生,探寻他的事迹,考察其变法如何深刻地影响了现在的我们……  相似文献   

17.
案例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文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学生一:商鞅是成功的。因为一个人的是否成功,要看他在历史上的作为,而不是他最后的结局。商鞅最后遭遇“车裂”而死,但他的新法却得到继续  相似文献   

18.
想起商鞅     
公元前338年,在陕西华县,一位壮年汉子被残忍地五马分尸,施以车裂之刑。那个汉子叫商鞅。100多年之后,天下大旱,中原各国纷纷出现流民队伍,可位处关中的秦国努力抓生产,促收成,保持了秦国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秦国在天灾时的稳定得益于始自100多年前的商鞅变法。商鞅本是卫国人,但卫国为强邻所欺辱,已经衰落,有雄心大志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秦孝公是个理想的领导者,他想让秦国从内忧外患中走出,建立春秋霸业。商鞅到了秦国得其明主,秦孝公如鱼得水。商鞅清楚,变法的成败不在知法、立法,而在执法。因此立木为信,有了“南门徙木”的试验。商鞅…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发展上看,商轶变注不是失败了,而是成功了。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商鞅所代表的法家思想是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宝。商鞅被“五马分尸”不过是其个体生命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商鞅燔书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后来入秦。秦孝公在位时,发愤图强,下令求贤。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秦国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变法,使泰国富强起来,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商鞅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焚书主张的人。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载:“商君孝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于在实际行动上没有认真执行商鞅的主张,所以对中国文化典籍没有造成重大破坏。 李斯焚书 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令下30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这就是李斯提出的焚书建议被秦始皇采纳了。结果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使中国古代的无数文化典籍被烧毁,严重地摧残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