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二硫键(-S-S)又称二硫桥或硫硫桥,是指两个硫原子之间的化学健,其键能较大(30—100千卡/摩尔),因而是一种很强的化学键.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氧化可形成二硫键,它可以将不同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一般来说,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如:核糖核酸酶、溶菌酶)二硫键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存在于组织的胞外蛋白质,如:牛血清清蛋白,二硫键含量特别高(66500的分子量,含7对二硫键),在r-球蛋白中也是如此(160000分子量含有16对二硫键).当然,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二硫键,特别是那些带有许多亚基的大分子蛋白质,则根本不含二硫键(如血红蛋白,胶原以及许多大分子酶).但就含有二硫键的蛋白质而言,它的存在对于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Ribozyme     
Ribozyme一词是由T.Cech1982年创造的,是由ribonucliec acid(RNA)和enzyme复合而成,它是指本质为RNA(可含有蛋白质辅基)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物研.ri-bozyme作为有催化功能的一类物质,它与传统的生物催化剂——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首先,酶是蛋白质,而ribozyme是核酸或以核酸为主体的核蛋白体.其次,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本身不作为底物,因而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均不发生变七.而大多数rib-ozyme在催化反应的过程中既作为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又是反应的底物,反应结束时它本身也不复存在.因而ribozyme的发现,是对传统的生物催化剂是蛋白质这一观念的有力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八十年代整个RNA研究领域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为L构型,D构型氨基酸虽然不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但许多植物、微生物甚至在人体中都有D-氨基酸的存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广泛发生在生物体内及PCR实验中,首次探究手性氨基酸及其与金属离子协同条件下对Taq-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链式聚合反应的影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手性氨基酸及金属离子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有关生物化学课酶教学中的若干重要环节,用较新的观点阐述了非共价键作用,影响酶促反应的三要素及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等,这些将有助于解释酶教学中的疑难点、益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由泛素、蛋白泛素化相关酶、26S蛋白酶体等成分组成,通过高度有序的降解过程,将细胞内错误折叠、衰老、损伤、突变的蛋白和修饰酶等分解成小分子肽,维持胞内蛋白质水平。目前发现,一次运动可引起骨骼肌途径活性升高,而重复运动可以降低途径活性,其机制尚不明确,大致可通过不依赖途径的信号通路(FOXO,p38)和依赖途径的信号通路(MyoD,NF-κB)上调可诱导的途径成分(泛素、E2/E3、蛋白酶体亚基),激活途径,引起蛋白质降解,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去证实。  相似文献   

6.
低温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温微生物的分布非常广泛,研究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嗜冷菌和耐冷菌。由于长期的进化,低温微生物在膜脂组成和蛋白质结构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结构特点。同时,还可合成冷休克蛋白以适应低温。低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特别是嗜冷酶已开始在环保、纺织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一类蛋白质。它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将这些生物体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制成产品就是酶制剂。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很快,积极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和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已成为畜牧界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而酶制剂具有特殊的作用,它安全,无副作用,同时其本身又是蛋白质,随同饲料中营养物质一起消化吸收,因此既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残留在畜产品中。酶制剂,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畜牧界所重视,现主要介绍一下酶制剂的作用和如何选择酶制剂。 一、酶制剂的作用 1、促消化降解作用 由于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起到降解作用,如在饲料中添加专一的酶就能提高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 半位 "和 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 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从中药虎杖中通过RACE等方法克隆到一个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cCHS1.该cDNA全长1182 bp,编码一个含3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体外酶促活性研究表明,重组PcCHS1在pH 7~8时催化形成查尔酮为其单一产物,在pH 9时除催化形成查尔酮外,还产生一定量的苯亚甲基丙酮.对PcCHS1第216位和第333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对PcCHS1的体外酶促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个3分共18分)〈一〉原生质:答:原生质是由水、蛋白质、脂类、醣、无机盐、核酸、维生素和酶等化合物组成的最原始的生活物质,呈均匀透明的胶状液体,具有吸收和排泄水分等新陈代谢的机能.原生质又称活的蛋白体,它是构成细胞和细胞间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类最重要的含氮有机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是塑造一切组织和细胞的材料.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如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某些激素,起运输作用的血红蛋白等都是蛋白质,可见,蛋白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人们把它称之为“功能大分子”.所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节是整个生化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进行合成的,其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由转移RNA(tRNA)携带氨基酸(aa),在核糖体上按一定程序装配成蛋白质的包基酸排列顺序,再进行加工,形成次级空间结构,才成为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在这一过程中,三类RNA各具功能,它们中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程都受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调控.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包括两个连续的过程:泛素化系统将底物蛋白泛素化;26s蛋白酶体降解泛素化的靶蛋白.其中泛素化系统对底物的泛素化是通过三种关键酶即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的连接级联反应完成的.这三类酶通过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选择性降解参与植物光形态建成、配子体发育、花发育、种子发育、激素的信号转导、抗逆、抗虫等方面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左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将SD大鼠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训练完成后麻醉处死,计量大鼠心重,提取左室肌全蛋白样品,采用2-DE进行分离,选择运动后差异表达量≥10倍的备选目标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取5个目标蛋白点,经质谱鉴定4个。未知蛋白质训练后表达量下调≥12.5倍。结论:1)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发生形态学变化使心肌增厚,心收缩力增强;2)训练组大鼠在长期运动训练中,左心室心肌蛋白质组变化显著;3)鉴定出运动医学中还未涉及的4种蛋白质,分别是三磷酸腺苷合酶偶合因子6(CF6)、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烯酰辅酶A水合酶(ECH)和ATP合酶α亚基(ATP synthase subunit alpha),其表达发生的顺应性改变说明,中等强度运动可提高心肌的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种白蚁体内蛋白质及组成氨基酸的含量研究,阐述了白蚁体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的优越性,还阐述了白蚁消化道共生微生物及自身产生的纤维素酶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第一过渡周期金属离子配合物、Ru和Os配合物、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等配合物在金属电极表面的自组装以及镧系金属配合物等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技术修饰研究,拓展了配位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尤其在发展新型传感装置与固定并保持包括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属络合物固定金属蛋白的超分子性和金属纳米粒子与酶的结合以及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实验三、酶催化作用的活性  【实验原理】活细胞中含有H2O2分解酶。温度过高或酸碱性过强,导致酶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酶的催化作用。【实验目的】(1)明确探究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原理,学会有关实验动作技能。(2)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温度或酸碱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变化,使学生领会温度和pH值是影响酶作用活性的重要因素。【实验用具】编号试管、大小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药品或试剂】稀释唾液(两倍)、1%淀粉液、碘液、5%NaOH和5%HCl、冰块、本氏试剂。【实验步骤】温…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的水解实验陈白(上海市新南中学)高三化学中介绍了蛋白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而氨基酸则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既有酸性基──羧基(—COOH),又有碱性基──(—NH2),蛋白质分子就是由许多这样的氨基酸分子相...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酶催化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讨论了酶催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DNA的端粒及其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线形DNA末端 ,由富含G和T的DNA短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端粒能保护染色体末端免遭降解和逐次缩短。端粒的复制是由端粒酶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因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尚无有效防治措施.大量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粘稠度增高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其具体机制有待阐明.综述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国际上颇受关注的蛋白质同型半胱氨酸化.围绕抗氧化酶、内质网蛋白、凝血因子、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与钙信号有关的蛋白被同型半胱氨酸化的研究发现,从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对蛋白质的共价修饰反应,到使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生化机制,阐述了这种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