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证实、证伪与教育实验华中师范大学马继霞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证实与证伪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它们分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核心观点。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第一个正统的方法论流派,它起源于奥地利科学哲学家石里克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维也纳学...  相似文献   

2.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这种意义理论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证实原则,而这种证实原则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为基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困惑直接导致了它的经验概念经历了心理主义时期、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最后在以奎因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3.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这种意义理论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证实原则.而这种证实原则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为基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困惑直接导致了它的经验概念经历了心理主义时期、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最后在以奎因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4.
像费耶阿本德等后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样,纽拉特在对波普证伪主义的批评中反对科学有单一的方法。纽拉特对实在论问题的讨论亦构成了对波普基于证伪主义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批评。尽管如此,文章论证了纽拉特的基于科学实践的正面的、语境主义的哲学中仍然存在规范性的资源回答科学合理性问题,从而避免相对主义。纽拉特用以取代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则是他的"在科学中讨论实在"的自然化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5.
逻辑经验主义曾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哲学派别,在科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证实原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它包括“经验的证实”和“逻辑的证实”两方面的内容。本详细地分析了这一原则.以阐明其合理性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6.
周佳俊 《中文自修》2023,(21):53-55
<正>批判理性主义(criitical rationalism)是指主张证伪的科学哲学思潮,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奥地利,创始人为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批判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源于爱因斯坦的批判方法和康德的唯理主义,致力于建立与逻辑实证主义相反的科学方法论;主张科学哲学应当研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以建立方法论规范为主要任务;提倡反归纳主义立场和证伪原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美科学哲学界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波普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科学哲学,并对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做出理性主义的回答。在波普看来,科学哲学、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论和认识论都是一回事、认识论或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等同于科学方法论,而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或者叫做猜想与反驳。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且长期占统治地位.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动摇了它的地位,特别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以证实原则为标尺,以逻辑分析为工具,在意义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结果不但没有彻底批倒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一、作为方法论的证伪与作为教育实验结果的证伪 1.作为方法论的证伪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一直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分界标准是证实原则,波普尔的分界标准是证伪原则,而库恩的分界标准是“范式”原则,那卡托斯则认为分界标准应是预见性原则。波普尔认为,理论虽然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却能被经验所证伪,“作为划界的标准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应当把理论系统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的标准。”他所理解的是实验对理论的证伪。那卡托斯认为,实验本身并不具有证伪的资格,而只是通过新理论的证伪才反驳、证伪旧理论。并指出“任何理论都能够导致新事  相似文献   

10.
逻辑实证主义以语言的逻辑分析为武器,以实证主义为基础,以证实原则为标准,以拒斥形而上学为立场,试图通过分析科学领域以及日常生活的所有断定,来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进而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其核心标准——证实原则却存在诸多症结。逻辑实证主义彻底摈弃形而上学、崇尚经验主义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的两大重要原则。因维护礼貌原则导致的会话“不合作”现象,即违背合作原则的各种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方式准则及相关准则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不合作”只是表面的不合作,是一种策略性的意义表达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最小作用量原理与简单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小作用量原理从一开始的朦胧,模糊的观念到定量化的具有完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学基本原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已成为物理学中最具有概括性的原理。它的简洁,优美的形式和对物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普适性,揭示出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和谐的和对称的,自然规律服从逻辑简单性原则,追求自然规律的普适性和简单性是科学探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著述中论及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本文通过几例运动独立性原理的反例,论证了运动独立性原理并非普适的原理,文章对通常的叠加原理的实质作了深入的说明,并指出一些著述对运动独立性原理论述的错误根源。  相似文献   

14.
“人择原理”揭示出在人类诞生之前的宇宙演化存在着“择人”巧合,在人类诞生之后则是“自选择效应”起作用的真正“人择”过程。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从主体方面去认识”的方法与“自选择效应”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这一方法为我们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的计数原理.通过给出容斥原理的两种等价形式,来探讨容斥原理在排列组合、数论、图论以及代数中有关解决有限集合计数问题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高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是教授高校学生某个领域中专业技能的课程,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内在联系。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发动机原理”,从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环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发动机原理”上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利奇提出了有影响力的"礼貌原则",并把"得体原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然而,我国的语用学者们却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策略———"得体原则",并把礼貌准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究竟谁的覆盖面更广一些?应该说:"礼貌原则"和"得体原则"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得体原则"是委婉含蓄交际行为的终极目标",礼貌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得体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这种关系具有普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分业经营原则是我国现行法律所确定的金融业经营原则,主要是基于我国金融机构力量薄弱,监管制度不完善和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需要而作出的选择,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加入WTO,该原则必然要被混业经营原则所代替。但这需要一定的步骤,“一步到位”的改革是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测量原理"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由于测量科学技术形态的复杂性和课堂讲授学时的限制,该课程采用抽象的、形式化的公式语言符号来表达一种凝练的知识结构,将各种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外延知识最大限度地化简,因而教学难度极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各重难点知识,特引入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从而领会更加透彻,掌握更加牢固。首先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通过分析测量信号区别度这个知识点的特点,将"什么是区别度"和"为什么研究区别度"两个根本问题细化为10个具体问题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术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但是两者的矛盾却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应超越"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