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应具备三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意味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管理从传统的纯宣传管理型向市场经济的传播效益型方向发展。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作为栏目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对按时完成节目负责,而且要对栏目政治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闻媒体中。中央电视台也在1993年的《东方时空》节目中首次成功引进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此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纷纷效仿,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度在国内逐步兴起。电  相似文献   

3.
据1996年4月22日的《中国电视报》报道,从5月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将新设立一个45分钟的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此举旨在加快电视新闻栏目化趋势的力度,使电视新闻栏目化建设更趋发挥整体传播效应。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 所谓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并冠以固定的栏目名称,赋予栏目特定的方针、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节目——美国的《骆驼新闻大篷车》出现,开始了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探索。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70年代末创建,虽然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但很长时间它是“一花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一名称最早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唐·休伊特在1952年提出的。唐·休伊特是美国电视新闻界贡献颇大的人物。他在六十年代初发明的“并行剪接法”一直是今天美国电视新闻节目沿用的形式。所谓“并行剪接法”就是先由主持人出现报告一次节目内容提要,然后出现在电视新闻画面上,同时配有解说,中间时而穿插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人物采访,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严丹  何和智 《视听界》2007,(5):89-90
1996年5月17日,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拉开了我国最早一代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的序幕。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问题调查层层推进——从形式到内容,《宏志班》呈现出独特的形貌。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主持人(Anchor)这一称谓是1952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唐·休伊特第一次提出的。现在通常所指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在演播室现场组织串联节目内容同时又能亲自进行新闻报道,从头至尾在节目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电视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旗帜和各类节目的核心,是电视台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主要标志,它反映着电视的主体功能。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如何,是衡量一家电视台是否成熟的重要显示剂。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栏目化(主要栏目的系统化、固定化和综合性)是电视新闻获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基础。优秀的电视新闻栏目,有利于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形成较为稳定的观众群,扩大电视台的收视率。因此,认真研究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与要求,总结国内外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改进各台的新闻栏目,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30多年的电视新闻发  相似文献   

8.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李青 《当代传播》2000,(3):16-17
电视新闻制作是一项分工明细,对成员凝聚性。合作性要求很高的团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持人还是制片人中心地位的确定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为“主持人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矛盾。从概念上考察。“主持人中心制”说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栏目的支柱,是栏目制作的中心人物和全权在握的总负责人,或者全面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均需强化栏目以主持人为中心的意识,管理机制要为保证主持人个人才能发挥和栏目个性化而改制,其本质意义则要求主持人极大地提高综合素质、文化底蕴、人格…  相似文献   

10.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  相似文献   

11.
汪宴卿  路平 《新闻界》2009,(1):152-153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对我国的电视新闻栏目现状及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的支柱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电视台的声望、影响和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新闻频道和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策划。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杂志的编排方式,由不同的栏目构成,它最早是从美国电视屏幕上推出的。  相似文献   

15.
刘俊 《新闻知识》2006,(9):69-70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闻节目叫《观察与思考》,其播出的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这期节目的播出标志着一种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新型的、独立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自此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到如今,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出发展的多样化状态。本文就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以期总结出‘些电视新闻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记者摇篮》2010,(2):F0003-F0003
2009年丹东电视台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对全台节目进行改版,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一小时电视新闻杂志《第一传媒》节目。在栏目个性定位为:百姓视角,  相似文献   

17.
管理学理论自从1916年由法国实业家法约尔(Henrl Fayol)创立以来,至今已形成有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的一整套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又以人本原理为主要特征。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栏目制片人制,正是人本原理在电视新闻管理中的实际运用。所谓电视栏目制片人,就是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的负责人,它是栏目制作的主体和节目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闻栏目,必须随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告知广大的人民群众,让他们随时了解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一支有高瞻远瞩、敢于奉献、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高素质电视新闻人才队伍。而负责这个新闻栏目的新闻制片人,则是这支队伍的中心。作为新闻节目的制片人就必须做到胸有全局,能审时度势,新闻敏感性要强。有与省委、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建立起来的密切的联系网络,并以此为基础获取大量准确的新闻信息。舆论导向是新闻栏目的灵魂,而收视率则是新闻栏目的生命。管理者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也就是要不断的按照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丹东电视台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对全台节目进行改版,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一小时电视新闻杂志《第一传媒》节目。其栏目个性定位为:百姓视角,民生情怀,新闻热点点,资讯宽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业的发展和它所肩负的任务确实对制片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制片人对栏目的方向、风格和人员管理有着重要的控制权,所以他的追求往往就是栏目的走向,他的思维往往影响整个栏目的面貌。一、国家意识和党性意识。这是新闻栏目制片人首先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二、平等意识。这是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指的是要真正地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和采访对象。所谓记者,在某种意义上应是一个专门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职业,过于注重自己的“采访”地位,无形中就把自己置于一个俯视、审视对方的位置上。面对这种不平等,多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