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2.
“用”字在两周金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其词性和用法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就词性言,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就用法言,“用”为动词时有“使用”义,“用”为介词时可以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对象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用”为连词时主要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先请看一组句子: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不能察”是对曹刿的高度评价与赞美“,虽”当译为“即使”。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译为“虽然”了。再如...  相似文献   

4.
党元明 《高中生》2010,(2):36-36
and是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最常见的用法是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部分,表示平行或对称的关系,其基本词义是“和”“同”“与”等。但根据and前后不同的搭配关系,它还有几种不表示并列关系甑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5.
“以便”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其语义有两种:一种是表示使下文说的目的容易实现,可替换为“以便于”;另一种是单纯表示目的,不能替换为“以便于”。同时文章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便”与“以便于”、“以”用法的区别以及“以便”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But”是一个十分常用的词,它既可以作连词、介词、副词及代词,又可以和其它词组合构成短语来表示许许多多的意思。由于其用法比较复杂,给我们的翻译及正确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里根据本词的功能从四个方面较为深入的论述其用法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7.
文言虚词“以”通常有两大用法,作连词和介词。但当“以”在句中表示“原因”意义时,介词与连词的界限就难以区分,往往影响句子的准确翻译及句意的正确理解。如语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文言文学习手册》(林三松编),对《岳阳楼记》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中的“以”字,在该书的293页上划为介词,认为是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由于”;而在该书的300页上又说成是连词,相当于“因为”。这种前后牴牾的说法,令读者无所适从。况  相似文献   

8.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when是一个常见的单词,所以一看到when就会脱口而出“当……时候”。这种翻译有时会闹出笑话甚至与其本意“南辕北辙”。因此,熟练掌握when作连词时的几种用法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when的用法及译法做如下盘点:一、When作从属连词,引导状语从句1.when译为“当……时候”这是when最基本的用法。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相似文献   

9.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1):63-63
“以至”、“以致”都是表示结果的连词,二者同音同义,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一、可能考虚词“其”文言虚词最需要注意从未单独设题考过的“其”字,该虚词几种用法的辨析是难点所在,也正是文言语感强弱的试金石。首先,“其”作代词用时要能区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对于后者,还要能区分单纯替代人或事物的用法和表领属的用法。其次,要能区分作语气副词和作句中衬字(或词尾)的用法。至于“其……其……”配合使用,表示选择,也当注意一下。“其”字还有一种用法需要注意,即作假设连词“假使”“如果”用。二、文言翻译切忌望文生义文言翻译题采用主观表述形式,2002年是第一次,主要考查了宾语前置兼反问句式和省略介词宾…  相似文献   

11.
and是个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意为“和,同,与”,但是在实际使用中,and的意义和用法远远不止这些。因此,有的语法学家称and为“万能连词”。本文拟就其用法作一归纳,供大家参考。 1.表示条件 and连接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通常是祈使句,表示条件,第二个分句表示结果。从形式上看,这样的句子是并列句,但在意义上,它相当于一个含有条件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此时,and相当于if。例如: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的连词and,一般情况下作并列连词用.译为“和”,“跟”,“及”等,但在一些情形下,and却不作连词用,不可用以上的中文连词来翻译.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一、and连接的两个成分,除表示意义上的增补和递进外,还表示互相依附的关系,是一个说明另一个的,意思上并不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把握词性,辨别用法。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以”与“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我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例如:  相似文献   

14.
and 是个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表示“和、同、与”,但是在实际运用中,and 的意义和用法远远不止这些。因此有的语法学家称 and 为“万能连词”,并非言过其实。本文拟就and 的多功能用法,结合中学英语教学作一归纳,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but一词在英语中用法活跃,使用范围广。一般说来,but常作连词,表示“但是”、“可是”,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词或句子。但but还可表示否定。本就but表达否定含义的用法,略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When和while在英语中相当活跃,其意义丰富,用法灵活。When和while均可用作从属连词,表时间关系,又可起到并列连词的作用,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一、用作从属连词(subordinatingconjunctio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当……的时候”、“在……期间”。在此用法中,while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17.
连词”而”,表示并列、递进、顺承、转折、目的、因果、让步和条件等多种连接关系,而表示条件,又分必有和或有两种:用法灵活,解说众多。然而”众”说虽多,但也大同小异,独独忽略了假设连词’’而”,或混同为转折连词,或误解为人称代词,既不符合古代汉语史实,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现实。大有碍于我们对于古今假设连词”而”的认识和使用,须说个明白。  相似文献   

18.
“既”最初是表示“完、尽”义的动词,后来逐渐语法化为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已经、本来”等,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范围副词,相当于“完全、全部”。“既”由“已经”义的时间副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并列连词和原因连词,作并列连词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作原因连词表示推论的前提。句法位置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是“既”发生语法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both,either和neither都是在谈到两个人或两个事物时用的,均可用作代词、形容词和连词。现将它们的用法简述如下: 一、这三个词用作代词时,both表示“两者都”;either表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neither表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例如:  相似文献   

20.
连词and看似普通,实则不然,要真正掌握其用法并翻译好实属不易。它连接的成分在不同的上下中可表示各种各样的关系。列举较为翔实恰当的例句,结合理论分析,探讨and的用法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