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阶级革命,发端於十六世纪尼德兰的革命。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则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二次胜利,虽然它也和尼德兰革命的结果同样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形或妥协并未完企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但是它在各方面却超越了德尼兰革命的成就。正如叶菲莫夫同志在论述十七世纪英国革命的意义中说:“十七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史上的一椿重要事件。它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胜利,并揭开了新时代历史、即近代史的序幕。”就是说,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不仅是英国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转变点,而且开始了世界史上的新时期,由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史开始过渡到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近代史,换一句话说,就是近代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高考文科考试大纲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定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革命的进程与背景(3)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这个子目的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选修)》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表述是这样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考纲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六四○——一六六○年阶段,恩格斯称之为英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风雷激荡的时代里,必然要造就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物来.恩格斯说:“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奥利佛·克伦威尔(一五九九年四月五日——一六五八年九月三日)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辉煌时期”的产儿,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他的名字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可分割的.因此,不少克伦威尔的传记,总是把他的名字与英国革命联在一起来命名.对于这个显赫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对他的评论是非常广泛的,有关的著述盈篇累牍.但对他的评价,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褒贬毁誉,分歧严重.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掌握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关系的变化 (1)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兴起。 (2)新贵族的形成。 3.清教运动 4.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英国革命的特点(请参阅第一个问 题) 1.革命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 3.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 4.革命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使 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 比)。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性 质 名词 清教运动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平等派 掘地派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中应该阐明的基本概念自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一八七○——七一年的普法战争,是近代史的第一个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和美国取得胜利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的历史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教学的中心任务也就在於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使学生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形成的规律,理解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原则性的差别。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总路线所指示的社会主义前途的伟大意义。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中学生们第一次触及到“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但是叶菲莫夫同志根据苏联中学的经验告诉我  相似文献   

6.
徐新 《中学文科》2006,(6):83-84
最近,我听到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上课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还在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现行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教材的内容也在着力“克旧”,而我们的教师却还在凭“经验”教学,长此以往,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鲜明个性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不但要善于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要有研究的意识,从另一个视角去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中的首课,题为“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正如课题的引导语所言,克伦威尔是“屡次搅动英国革命大潮波澜的”且“打上了鲜明印记的、颇具争议的重要人物”。因为,三百多年前,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如何评价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上,我国史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作为依据.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为彻底,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说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那些认为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的人其实是误解了马克思的话.还有人指出,之所以对马克思的话产生误解,是因为翻译出了问题.最后这种意见针对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7卷<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会成功?>>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要问题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关系的变化。 3、清教运动 4、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英国革命的特点 (请参阅第一个问题) 1、革命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 3、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 4、革命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使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 名词  相似文献   

10.
世界近代史上开成文宪法先河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很多学生选择B项,其理由是:1.在上述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这个结论对  相似文献   

11.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12.
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不彻底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说,英国革命的君主立宪结局比起法国革命的共和结局是具有一定“不彻底性”,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正需要“这个革命不十分彻底,不进行到底,不坚决无情”。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是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的“妥协”,但这儿的“土地贵  相似文献   

13.
边海长 《历史学习》2003,(11):13-14
有这样一道习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它(答案:C)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进步我们知道,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呢,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14.
在讲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光荣革命”时,许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1688年政变保留了国王,其实质不过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妥协的结果,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既然这场政变是不彻底的革命,为什么还会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称之为“光荣革命”?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史学界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问题讨论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一是认为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比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彻底,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二是认为英国革命同法国革命一样彻底,不具有保守性;三是认为英国革命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对于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标准的理解不一致:1,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标准主要是看摧毁封建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程度,还是看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与规模?怎样理解革命与生产、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材谈到美国的1787年宪法时,一般只提到它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其实,它还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和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建国的重大问题。一、“主权在民”的原则。“主权在民”的思想最早是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洛克提出来的。洛克的一生见证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他的思想概括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的胜利,不仅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欧洲、美洲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著作有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有1887年的“法的社会主义”。首先简短的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历史情况。1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当时是欧洲政治经济情况转变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出现,发展壮大及与资产阶级矛盾渐趋于尖锐化的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9.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知识点 ,历史课本上和政治课本上的表述有所不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几个疑点。1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 93页 :“尼德兰革命 ( 15 66~ 160 9年 )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果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政治》( 1997年 12月版 ,1999年 4月西安第二次印刷 )第 5 5~ 5 6页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在欧洲的大国中推翻了封建统治 ,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是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学生问 :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写道:“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既然这是一次“政变”,为何却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呢?首先,资产阶级通过这次政变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正统主义思想、世袭制原则和王权神授的观念。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文告,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蓄意摧毁英国宪法,背弃了国王与人民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