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带领朗读,让家里天天听听读书声.孩子上小学前,我给他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给他读古诗读《三字经》;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我给他读杂志读《爱的教育》读《三国演义(白话版)》读书的形式多样,有个读与共读,有抽段读与按序读,有配乐与清读,有家庭换角色读与定角色读,还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2.
祺卓 《家长》2013,(2):70-71
那天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我说,由李安执导的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了。我知道儿子一直很崇拜李安,他拍的那部《卧虎藏龙》,儿子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甚至还会背其中的台词。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虽然六年级的功课很紧,但我还是决定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汇报》曾刊登《儿子的研究报告》一,使人备受启发。作是留美人员,写孩子到美国小学读书写作的事。孩子在国内已读到四年级。转到美国小学后,老师要求作的第一篇章《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家长担心孩子写不出来。可是孩子自己很努力,借参考书,网上查资料、选材、组织,最后居然在电脑上打印出二十多页的一本小册子。  相似文献   

4.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何老师您好!您是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的中方主编之一,《牛津英语》这套教材是不是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式的教材?何锋老师(以下简称何):包教授,您好。译林版《牛津英语》系列教材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始,一直到高中三年级。  相似文献   

5.
蓦然回首,书一直陪伴着我,我读书的记忆简单却很深刻。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偶然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儿童文学》,由此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捧着书,爱不释手,深深陶醉。12岁那年的暑假,中考过后,我有了最长的自由阅读时间,对书的渴望似乎是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爷爷的《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译林》等都被我借来阅读。开始,我看书只是看热闹,粗粗地读,囫囵吞枣,不认识的字就一带而过,不问也不去查字典,书中的情节至今早已成为一片模糊,但阅读的画卷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6.
生当伪球迷     
7月18日晴 我光屁股蛋子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与众小孩不同的惊人天赋,除了上天人地捣蛋破坏之外,我最热衷于趴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看《机器猫》和《七龙珠》,以及风靡世界的动画片《变形金刚》。虽说老A和老B对我的宠溺那是出类拔萃的,但等到上了小学三年级,亲爱的老A见儿子还是如此“博大精深”就未免有些顾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洪淑珍 《教育文汇》2009,(10):50-51
“妈妈,这个字怎么念?”晚饭后,我正猫在电脑前“码字”,念三年级的儿子手捧一本课外读物《儿童文学》,兴冲冲地跑到我房间问道。扭头一看,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正指着“蟒蛇”的“蟒”字,原来儿子正在看作家周锐的中篇小说《戏台上的蟒蛇》。我怕打断自己的思路,便不假思索地告诉了儿子:“这个字念mang,蟒蛇是蛇的一种,体型很大,  相似文献   

8.
我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还是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课外读完了《水浒传》和《西游记》。读书伊始,难免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读得多了,慢慢地也就看得懂了。如此,我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我“目睹”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的岩石(《红岩》)。经过一场《暴风骤雨》的洗礼,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我“结识”了八路军侦察员肖飞(《烈火金刚》中的人物),和他一起“深入”敌后(《敌后武工队》),过了一把“打”日本,“除”汉奸的瘾。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这学期我将课外阅读领进课堂,走进40分钟教学中。尝试以一篇带读多篇的主要模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这是我课外阅读指导课《千纸鹤》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三口之家,最幸福的休闲方式莫过于栖居书房,与经典相伴,分享读书之情趣,领略文化之风景,其乐融融美丽而温馨。自儿子能够读书习字起,每逢节假日,书店就成了我们一家向往的圣地。徜徉在书海,儿子很快就与书交上了朋友。记得儿子刚上二年级,他就津津有味地阅读了拼音版的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对小说中的人物是如数家珍。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们家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家庭朗读比赛就是应运而生的活动之一。为了能开展朗读比赛,儿子、我和他爸爸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拟订出了如下的规…  相似文献   

11.
儿子九州今年8岁,在县城读小学二年级。他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不仅基本能读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书,还为这些小说中的人和事写出60多首“打油诗”。受“百家讲坛”影响,他最敬爱岳飞和关羽,竟为岳飞一人写出4首小诗。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一教师执教三年级《风筝》一课的第二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开始读书)  相似文献   

13.
我小的时候喜欢看童话,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以至于我在二年级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写童话,而且童话都是短短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苏教版教材编排在三个年级、四个单元中,分别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3课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6课时)、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10课时)、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9课时)。  相似文献   

15.
家长来信     
主编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也曾经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自从儿子上三年级后,就给他订了三四种阅读刊物,但我察觉,儿子对贵刊《学语文》(B版)情有独钟。每当收到新的一期《学语文》刊物,总是迫不及待地认真阅读。的确,贵刊对他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与许多配套教参在对《小石潭记》一些字词的注释上很是牵强。今不揣浅陋末学,据读书所及,略加考证,申述鄙见。  相似文献   

17.
一点反啊     
说句老实话小时候我的语文还是蛮不错的,未上学就可以背几十首唐诗,读三年级时,在妈妈的督促下,可以背诵《荷塘月色》《春》,五年级时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几次作文竞赛,有几篇作文还见了报。  相似文献   

18.
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不久。一天,孩子刚放学回家就很郑重地提出:"妈妈,能为我订一份《读者》吗?"我有些疑惑:三年级的孩子怎么想要看成年人喜欢的读物?"为什么?"我诧异地问。"今天,刘老师为我们朗读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刘老师朗读的时候流泪了,许多同学也哭了。"一贯嘻嘻哈哈的儿子一脸庄重。看得出,孩子还沉浸在老师  相似文献   

19.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  相似文献   

20.
25年来.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但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