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权力边界的确定探索中国行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改革本质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边界的重新确定。行政权力有两条重要边界:内边界和外边界。在制度边际成本持平处权力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选择是从确定权力的内边界开始过渡到确定权力的外边界。确定权力的外边界是行政改革的目的,同时也是进行彻底的行政改革的必走之途。  相似文献   

2.
老舍与王安忆是不同时代两个极具艺术个性的作家,二人站在民间立场上,力求对市民生活作世俗化的表现。本文度图从人物形象塑造、作品理性思索以及文本叙述上对二人的市民小说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随着中国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兴起和曲折发展,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念的市民小说也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发展变化。把20世纪的市民小说界定为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小说,则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主要有狭邪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小说、老舍和张恨水的小说、市井小说、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等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池莉的小说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究其原因,在于她对于中国市民阶层的关注与全新诠释。在她的笔下,人们看到了一群鲜活的市民群像,他们的生存状态、婚姻情感、文化遗存都得以彰显。在她的小说中,人们可以看出其对市民阶层认真的态度与独到的见解,进而完成了对传统市民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方方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从对"装卸工"到市民的写作过程中,以冷峻的笔调描摹卑微人生的众生相,剥离了以往文学史赋予市民的种种品格,形成了独特的市民写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是方方发现了市民,导引并造就了"新写实"。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卢格、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的批判,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剖析并运用异化劳动学说分析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即市民社会中市民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把“市民社会”理论上升到实现德国统一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池莉总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看待生活和评价生活,有着浓厚的市民情结。她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生活的本真状态,塑造市民形象,描写市民生活,嘲讽知识分子。她面对生活,面对平凡的民众,讲述自己心中的市井琐事,感动着许许多多普通人。  相似文献   

8.
宪法的市民性就是自由、平等、经济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要树立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人权观念 ,就必须承认和提倡宪法的市民性。通过对宪法市民性的提倡 ,有利于达成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 ,从而可以形成对宪法的完整认识 ,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贽是晚明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伴随着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李贽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市民思想就是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是指政治社会。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不存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民社会。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即第三等级。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专指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一个"脱国家脱政治的领域"。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和文学范畴使用“市民”这个概念的时候,更多的场合是指一种生存状态,一种文化形态。研究“市民”,尤其是中国“市民”,应该从历史的演变去作一种动态的辨析。从整体上来说,近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文化是近现代大工业、近现代城市化的产物,是人类步入近现代以来。在科学和民主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但市民文化也是一面双刃剑,既有正面,亦有负面,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市民文学是市民文化价值观的文学文本载体,市民文学必须是反映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文学,必须是以广大市民为接受主体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益阳市大渡口初中,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建立了“五必家访”“十必谈心”制度。“五必家访”是:原因不明的旷课,必访;因病住院或不能上学,必访;家庭困难,发生天灾人祸,或因家务负担过重影响学习,必访;情绪、成绩起落较大,必访;受到学校奖励或处分,必访。“十必谈心”是:精神忧郁不快,必谈;受了表场或批评,必谈;从外校、外班转入本班,必淡;受了家长打骂,必谈;受到家长溺爱,必谈;与人争吵、打架或违反纪律,必谈;受到打击、讽  相似文献   

13.
清人薛雪在他的《一瓢诗话》中畜产说:“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苦瘠,丰腴人诗必华赡,抑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清修人诗必峻洁,谨敇人诗必严整,猥鄙人诗必委靡。”这就叫做文如其人。  相似文献   

14.
市民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生事物,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中市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市民教育工作实践,对如何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中推进市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明城市的市民文明素质审视——以惠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文明城市是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市民是文明城市的主体,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当前,在我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少数市民文明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文明城市的形象,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开展市民文明教育,通过建立市民文明长效机制、优化城市环境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使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16.
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谁与我必较远,我对谁的爱必较少,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谁与我必较近,我对谁的爱必较多,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说到底,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亦即自爱必多于爱人、为己必多于为人,说到底,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恒久者,多数之谓也,超过一半之谓也;偶尔者,少数之谓也,不及一半之谓也。这就是“爱有差等”之人性定律。  相似文献   

17.
市民素质是指某一城市居民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一般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所构成,它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市民教育的普及深入,我市市民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扬州形象塑造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市正在积极谋划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人民富裕、社会安康、生态宜居的新扬州而努力奋斗,这些都对市民文明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相似文献   

19.
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正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演进而在中国孕育、生成,因而我们在理论上也不应回避“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我国正在建构、生成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应是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唯其如此,中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研究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中国文学史上长篇连载小说兴盛的原因无疑是复杂的,近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印刷技术的传入是连载小说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连载小说自身的特殊形式刺激读者的主动接受是促使它繁荣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都市新型市民的形成与读书市场的需求,经济商业性的刺激使作家,报刊编辑,出版商,读者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场”;从而促使连载小说这一形式迅速繁荣兴盛起来。其二,连载小说自身的且趋从必,铊天然地适宜于读者和读者消费市场的需要,随读者的变化而为化,其三,连载的特殊形式暗合了读者的接受心理,中断,分节作为连载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导致了它的内容和结构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从而使文本自身形成一种召唤性结构,它的中断和连贯新产生的特殊阅读能力,刺激和吸引读者的阅读俗望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