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贫民区意在最低的居住自由 “有贫民区的城市,并不就会比其他城市矮一头,相反却是尊重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自由,给予城市贫民福利。”知名学者秦晖日前在深圳发表演讲,建议深圳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率先兴建贫民区。  相似文献   

2.
杰克·伦敦是美国一位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位不同凡响的新闻记者。他有过两次采访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佳话。打扮成美国水手一九○二年,杰克·伦敦在英国首都伦敦市逗留了一些日子。当时他已是英国公众所熟知的名作家了。为了深入调查英国工人的生活状况,他买一身旧衣服,打扮成流落在伦敦的美国水手,到贫民区租了一间破棚,很快地就和四邻的工人交上了朋友。他每天跑贫民收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农民工与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信息传播关系,以及对自我身份以及对方身份的认知与想象为出发点,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是他者,市民对农民工的想象也是作为他者的想象,农民工的自我体验使得他们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均有了他者的感党.因此,建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理应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建构出发,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市民的排斥与偏见等。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市民的排斥以及偏见,只有市民接纳农民工,二者双向互动才能够真正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既需要制度变革,也需要从非制度层面的人际传播等方面来让市民和农民工做到心理融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城市里的农民工,人们的认识在逐步发生变化。城市面貌的巨变,城市公共设施的改善,城市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有这些城里人引以为自豪的事情,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农民工的地位和待遇正在改善,但是还远远不够。让农民工在城市里获得更加公正的待遇,获得更多城市人的认同、理解,应该是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上述想法,《楚天金报》今年上半年陆续推出3组系列报道,将目光聚焦到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春节将至,农民工在外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收成”几何?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在人潮汹涌的路上,他们的回乡之旅顺…  相似文献   

6.
娜斯 《出版参考》2007,(10X):39-39
奥斯特是个纽约味道十足的作家,也是个欧洲人比较喜欢的美国作家。他的小说是后现代城市的产物,受欧洲观念影响较深。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奥斯特在法国生活,一边翻译法国小说,一边写自己的东西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八十年代以常有“实验侦探小说”、“后现代侦探小说”之称的“纽约三部曲”而渐为人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深层次地融入城市,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这一系统工程中,大众传媒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大众传媒如何助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国内一些大众传媒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本文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对这些探索进行提炼与理论建构,并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大众传媒如何作为的问题进行整合研究,创立大众传媒助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林金康 《新闻传播》2005,(10):33-33
时下,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大批农民工涌入各个城市,这一庞大的人群不仅改变着城市建设的面貌,也改变着城市的人口结构。在某些城市,外来人口比例已经和常住人口比例平分秋色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也进入了长期以城市人口为主要受众的新闻媒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应为不同层次、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服务。对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应该为他们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法律培训服务等,引导城市居民改变对农民工的歧视,促进农民工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呈现分层分化现象,具有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和知识,运用传播学原理,建构图书馆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理论模型,通过场馆助推、文化活动、精神陶冶、信息推送、技能培训等典型模式,发挥图书馆在城市精神培育、市民意识养成、价值理念塑造、文明素质提升、城市融入能力锻造、城市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创立一条图书馆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座城市用一座博物馆纪念那些默默付出的城市建设者——农民工,这被公众叫好。但对孙志刚事件等选择性回避,也让公众感到不解,如何真实而客观地呈现农民工的历史,博物馆才刚刚开始53岁的农民工李会成不会想到,在这座已生活了19年的城市里,居然要为他们建一座农民工博物馆,而十几年前自己的一封家书也成了珍贵的"文物"。在中国,很少有哪个城市像广州这样与农民工的关系如此密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仅珠三角地区吸纳的农民工就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农民工已成为这片中国经济版图上活力旺盛地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于是,广州希望以农民工博物馆的方式向这座城市的建设者致敬。但其展出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十几年前,他在都市的断墙上涂鸦侧脸,试图让陌生的城市记住自己;现在,他把农民工的模型搬到美术馆,想为他们寻找命运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高梦媛  郑欣 《新闻界》2013,(16):40-46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他们在生活方式、心理态度等方面与老一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娱乐消费上主要表现为内容趋向多元,观念愈加开放。而精神文化生活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考察,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娱乐消费的相关因素进行呈现,在探讨两代农民工世代差异的基础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城乡跨文化传播的冲突,凭借更为敏锐的文化自觉,正在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新的路径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的农民工人数达两亿四千万,如何满足农民工的闲余时光,让他们尽快熟悉、融入城市,这是一个现代化、社会化的大命题,不仅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思考,还在于广大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信息融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需要信息交换,有着多元化的信息融合诉求。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重要支撑功能。我国发挥信息化功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切实推进全国性农民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量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成为都市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帮助农民工讨薪、为农民工解决住宿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是,这些报道是否完整而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成为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工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农民工已达1.6亿,但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社会融入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信息问题。对天津市和重庆市566名农民工的调查表明,城市农民工是信息弱势群体,缺乏现代信息交流工具和能力,信息缺失是其融入城市的巨大障碍;现代信息交流工具和信息渠道对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入有显著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从服务、信息检索培训和提供公共信息设施等方面对其开展信息援助,促进其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9.
帮助无法退回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使其逐步适应城市规则并成为城市市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大众传媒作为个体介入社会过程的重要工具,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所产生的影响有待挖掘。本文从社会距离的视角切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了媒介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价值与作为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稳定发展,既需要政府的主导,也需要农民工的主动参与,更需要大众传媒、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主要从社会融合视角,对央视财经频道《城市梦想》节目的核心价值和社会意义等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对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角色作用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