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改革试验区,对城市群内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农民工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长株潭农民工培训还存在着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落后、培训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更快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加深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只有构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现代中国社会迅速崛起的一个庞大阶层,他们以"农民"的身份,从事着"工人"的职业,但其职业化程度偏低,职业意识严重缺失,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加强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意识,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职教通讯》2012,(1):52-56
创业教育通过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等发掘其自主创业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积累以实现人文关怀的目的。通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政府职能发挥及社会援助,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更好地达到人文关怀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80后""90后"农民工数量庞大,他(她)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蚂蚁雄兵"和发展前行力量的重要构成。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的主力,其实力、合力与潜在的能量巨大,新生代农民工悟性好、接受力强、可塑性大,受训后他们的正能量很可观。保证经济发展有后劲、保持经济活跃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及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刚性需求,受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提供可持续发展之力的"能源";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容与标志。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融合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整体问题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职业教育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需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工教育体系,加快推动其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民工转移进城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就业及城市的融入问题。而职业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关键,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存在培训投入不足、培训缺乏统筹协调、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为此,要加强政府主导,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促进一体化的关键.特别在后金融危机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将进城农民工转化成新市民,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实施,既有利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又能带动农村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青年农民工群体庞大,他们富有活力、发展潜力大;农民工是家庭的顶梁柱与国家的脊梁,接受良好培训的农民工对企业、对家庭、对社会均有百利。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与打造世界大国,农民工素能、整体工业水平及提升是核心元素与现实诉求,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则是保障。提升农民工素能,让其受训是路径与基本的方法。农民工强,企业强,农民工有力量,"中国制造"会强大;地方政府和用工企业等应重视并落实全员地培训农民工。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也促成了农民的流动、产生了大批的农民工.对其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其素质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阐述了必要性及意义,反思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讨了改进对策.但也存在着"泛论"研究多、"主体"研究少、研究方法有待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许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选择。针对保定市278名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调查显示,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相关手续繁琐、创业资金不足、缺乏社会资本、信心不足、缺乏理性选择创业项目、创业综合素质较低等主客观因素是制约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的主要障碍。解决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难应从多元化社会支持政策入手,即政府应该提供财税优惠及培训服务,金融机构应进行资金服务创新,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与监督,社会团体发挥合作与补充作用,社会工作者提升其综合素质来共同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认真策划、实施和推进农民工培训很现实、很紧迫,提升数量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素质刻不容缓!只有提高农民工素质,才能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才能提升城市功能和社会质量,并能提升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农民工培训是增强经济动力与活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要径;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上海发展的基础与标志,社区学校理应提高、扩展对农民工培训现实性、重要性的认识,并主动、积极地介入、开展农民工培训,学校要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主体,是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产品要建立质量声誉、占领市场。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升至智造大国,任重而道远,其中提升含农民工在内的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城市成人学校理应介入、助力培训农民工,要利用自己的专长、优势、承担、完成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任务等;成人学校要率性先为、顺势先动,为农民工量体裁衣、设计,举办有效的多种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融入城市进程。要充分利用单位、社区、教育机构及服务组织等多种社会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当代有关进城农民工性问题的文学作品,认为性爱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文明状况的表现,而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的性爱,遭受的是剥夺与放纵的两种异常待遇,“打工文学”揭示了这两种不同际遇给构建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弊端,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机制现存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不满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形成怨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怨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分层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社会下层;从社会身份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边缘人";从社会交往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初级交往为主;从受教育程度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怨恨感的压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危害:伤害农民工自我心灵,阻碍社会进步;引起农民工思想混乱,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政府公信力,削弱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在此提出化解农民工怨恨感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是其市民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消遣,而是有较高层次追求且具有多样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既要与其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又要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需从思想观念的转变、构建城乡文化教育体系、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等方面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