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释“山寨”     
《文化学刊》2009,(5):34-34
梁吉平、陈丽在《语文建设》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山寨市场”是充斥着各种仿冒产品的市场,而“山寨”价格及文化就不能解释为“仿冒”了。其实“山寨文化”上演的是一场场模仿秀,实际上即模仿文化,是山寨产品从电子制造业扩展到其他领域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模仿意识,“山寨鸟巢”即其代表作。“山寨价”是指仿冒机的价格.构词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在构词形式和意义上与俗语“白菜价”有相似之处,暗指产品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
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提升为价值。这种价值更能经受得起持久的市场竞争考验,进而扩展为“精神价值链”。只有形成了“精神价值链”,才能让企业获得难以被模仿与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应利用文化营销去推动企业发展。由此看来,文化价值模式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一场发端于美国金融业的危机现已扩散至全球各行业,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逐步受到影响。那么,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危还是机?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如何在本次危机中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持续有效地推进“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09,(5):191-191
束学山在《国学》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山寨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它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贴牌后进入市场,而一旦被冠以文化之后,盗版、侵权就更加堂而皇之了。山寨文化不过是美化山寨产品的一件美丽外衣,在骨子里,山寨文化和山寨产品一样,是缺乏创造和自信心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杨智强  楼崇 《职业圈》2008,(11):6-8
文章就“市场生态文化”的产生、其价值内涵及其功能的发挥作出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有所实际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1,(7):F0003-F0003
为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说明中国,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将于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论坛将就提高中译外翻译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翻译质量、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研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将在论坛期间举办“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暨资深翻译家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7.
红星剧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脱颖而出,被誉为“艺术红星”。在市场动作中频频出牌,创立了杭城演艺经营的新样板;作为一个剧院,他们转换“角色”,积极探索“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创国际文化流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陈实 《职业圈》2011,(36):154-155
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己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在开放条件下。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孙淑艳 《职业圈》2010,(24):34-34,33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企业推向兴旺发达,实践证明企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的方针。已经将各项工作顺利推向前进。相信通过推进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外树形象,提高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贾涛  薛俊杰 《职业圈》2011,(1):22-25
2009年10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年会"上,山东牟平供电公司"七力合一"文化载体获得"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奖",公司经理王晓峰荣获“2009年度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人物”荣誉称号。这一年,牟平电力还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奖”。  相似文献   

11.
黄河 《职业圈》2008,(4):51-5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据说有一二百种之多,概括起来,较有影响的是被称为狭义的“精神文化”说,和被称为广义的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文化”说,而后一种又以“四层次”说引用较多。对此两说.笔者向有不同看法,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何为“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营企业在建筑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一年企业靠利润,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如何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不仅是民营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摆在企业文化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于此,本刊记者逝日专程采访了大连市人大代表、大连宜华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苏跃升先生。  相似文献   

15.
王燕凌 《职业圈》2010,(24):16-17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近些年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到“四个坚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张新明 《职业圈》2010,(5):10-12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些信任危机使中国产品信誉受损,使中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文章从贸易保护主义和价值链两个角度对产生“中国制造”信任危机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信任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俊刚 《职业圈》2012,(28):80-80
在中国,能感受到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少,像海尔这样一直能“言行合一”、且“真诚服务到现在”的企业很少,因为这需要日复一日的制度践行才能积淀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爱玲 《文化学刊》2009,(2):97-101
当电子技术不断以自己的生产力价值渗透到大众媒介运营格局中时,媒介文化逐渐从稀缺神圣的“人文理性”走向批量化生产的“技术理性”。在这种技术理性的主导下,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观照最多的必然是利益机制所驱动的文化形态,即大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的运作范式直接导致批判与反批判的文化生成与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探索其开发策略,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0.
魏宏君  李志梅 《职业圈》2008,(2):162-163
文章就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和语用失误,跨文化知识的传播和避免文化缺失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了重视文化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