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分析湖南省株洲市新楼盘名中通名、专名的使用情况,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角度对新楼盘名称进行分类,并在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上解析株洲市楼盘名称中隐喻的运用如何丰富具体的事物名的寓意,以此了解楼盘开发商和城市人居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网上房地产”网站公布的重庆市楼盘地图上的1793个楼盘名为研究对象,从楼盘名的音节构成形式、命名方式等对重庆市楼盘名称中蕴含的语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楼盘命名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社会需要、时尚追求三者合而为一的当下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扬州自古便是戏剧名区。从上古到清末,中国戏剧孕育、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和基本形态在扬州都有丰富的展现。多姿多态的古代戏剧活动为扬州赢得了历史名誉和文化积淀。虽然开端良好,但总体看来,扬州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继承的工作仍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如何通过分析扬州戏剧的发展现状从而开拓其生存空间以及提高在现代艺术中的竞争力,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房地产业持续升温,各式楼盘争相浮出水面,而楼盘名称作为各种楼盘的"明信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首尔楼盘名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纵向来追溯韩国楼盘名称的历史变化。然后从横向来研究首尔楼盘名称的命名组合形式,再进行通名、专名的用词分析,以及首尔楼盘命名的语义文化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可以使读者了解一定的韩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精致扬州     
来到扬州,突然了悟出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即传统的中国文化人,为什么都有名,有字,还有号。引发我做如是想的,是因为我发现:扬州名"扬州",字"精致",号"瘦西湖",还有别号"月亮城"。名"扬州"是现在,历史上还有一串曾用名:邗城、广陵、江都、邗江、江阳、维扬等,可知其历史之深。扬州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春秋时期在  相似文献   

6.
对绥化市新兴楼盘名称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楼盘名称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了构成楼盘名称的专名和通名词语的文化内涵,从楼盘词语作为社会广告用语的角度说明了词语命名与社会经济、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审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楼盘名称是一种社会用语,给楼盘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赋予其种种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成为楼盘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听、耐人寻味的楼盘名称会使人过目不忘。随着2009年10月5日,日照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日照的楼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日照市260个楼盘名称为研究对象,试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泓 《文教资料》2013,(10):50-51
在楼盘的宣传、销售过程中,楼盘名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搜房网"获得的哈尔滨楼盘名称为例,对其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期找出楼盘命名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楼盘名称具有指称、商业、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且在功能发挥上具有递进性和历时性。当下的楼盘名称存在商业功能凌驾于其他功能之上、形成对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遮蔽缺陷。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完善楼盘名称的生成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民众的参与作用;同时明确楼盘名称生成的科学性、继承性和商业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扬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扬州目前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还存在对盐商文化开发程度不够、园林文化开发形式单一、运河文化开发不够全面、工艺文化开发不够系统、休闲文化未被充分利用、古城文化未能彰显扬州特色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盘考虑,从全局出发,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扬州模式";保护和挖掘扬州传统文化,突出扬州文化特色;加大对老街巷的开发和建设,重现古扬州风貌;所有景区联动,打造大景区模式;统筹管理传统工艺,将其发扬光大;统一宣传路径,提升扬州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楼盘名称凝聚着开发商的智慧,在楼盘的推介营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语义和文化心理的角度对所搜集的387个武汉市住宅楼盘名称进行定量分析,并指出楼盘名称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命名规范化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搜集莆田市区104个楼盘名称,分析楼盘名称的音长、节奏,专名、通名的用词特点,阐释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作为一种社会用语,楼盘名称是社会风尚、商家趣味和民众心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扬州民歌历史悠久,经过千年的传承,种类繁多,经久不衰。唯美的扬州民歌是我国璀璨文化中的一个熠熠闪亮的明珠。本文对扬州地区的民歌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其发展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楹联丰富多彩,其表达内容和表达艺术都洋溢着浓厚的扬州地方文化气息。"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充分把握扬州地方特色并发挥所长,将其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笔者随机调查了扬州两所中学的160名学生,并访谈数十位语文教师,发现中学生对扬州楹联兴趣较大,但了解程度不够,教师反映语文课时数少、教学任务繁多等。扬州楹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与阻力并存,扩大宣传、精简语文教学是提高课程可行性的两个办法。  相似文献   

15.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管辖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  相似文献   

16.
扬州盐商形成于明代中叶,在清朝达到全盛,至清末民初衰落.作为一个地缘社会组织,它在扬州几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他们结交文人,资助寒士,营造、扩建扬州园林,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并孕育出了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世界及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文化.这一文化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盐商文化发展历程的探讨,提出了扬州盐商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伴随着扬州经济的两次崛起,扬州人(包括来扬州的外地人)创造了独特的扬州历史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扬州地域文化逐渐形成。研究和分析近代扬州地域文化的特征、成因和影响,对传承扬州历史文化,加强扬州城市内涵建设,促进现代扬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敬梓与扬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梓生前多次到扬州,至欲以此作为身后游魂理想的归宿和栖息之地。《儒林外史》中很多内容以扬州为背景,不少人物以本籍,外籍寓扬人士为原型而进行典型化塑造,并涉及到诸多扬州名物和方言,吴敬梓在扬州的行踪与人际交往,构成其人生轨迹和身心总历程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儒林外史》是对包括扬州在内的广阔地域的社会时代生活的生动反映和折射。  相似文献   

19.
扬州城市原始形态发轫于春秋末年的邗城,结束于西汉初年的广陵城。邗城阶段的军事功能是扬州城市文明的生长点,而客观滋生的运河文明及商业经济形态,则奠定了此后扬州城市文明主流形态的基础。广陵城阶段的扬州,实现了从单一军事向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形态的彻底转型,尤其是商业经济和审美文化形态,标志着扬州城市原始形态发展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20.
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诸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为扬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扬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着缺少经典、开发层次不深、文化旅游资源亟待整合及缺少创新等问题。据此,笔者提出了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