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的重要地位,将在未来电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获得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的应用和机油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器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小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双向充电器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电动车电池特性上对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进行开发,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根据电网、电池稳定基础上进行控制策略。通过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检验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再利用,增加对电动汽车接受指令检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容量不断增加,对电网在电压质量、功率稳定、网络损耗、供电可靠性水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有利于提高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开发利用,在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储能在发电侧、大电网、配电网及用户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低碳经济、新能源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城市交通工具与传统能源之间发生的一次重大的“重组”,面对电动汽车产业未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将电动汽车项目作为战略重点进行部署,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可以成为新能源接入重要部分的优势,作为智能电网的用电环节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实现"零排放",噪音低,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本项研究将利用拉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选用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组成双向储能式光伏并网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不额外增加常规电网负荷的前提下,通过储能单元的缓冲作用,避免电动汽车临时性快速充电对电网负荷的冲击,以及负荷不均匀现象的出现,消除充电时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影响。本项研究预期成果的应用将不额外增加电网负荷,利用光伏发电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仅能拓宽光伏应用领域,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能消纳光伏产业过程产能,推动西藏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家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上政府各种补贴政策的颁布,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销售量和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庞大的用电需求会出现电负荷增加、负荷结构发生改变等情况,还会出现谐波污染的问题,这些都会增加电网规划的难度,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充电站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影响着电网电能质量,不同充电站类型或充电方式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经过研究,合理运用储能式充电站能有效缓解以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双碳”战略下,未来40年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需规模仍将持续增长。文章首先对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电网体系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这给电网消纳新能源带来新任务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分析了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未来远距离输电规模将持续扩大且资源和负荷不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依然存在着电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其基本形态仍由大电网构成,并以分布式系统为有效补充。此外,电网中灵活调节资源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应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建设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分阶段实施策略,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能源和电源结构、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3个方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文章对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发展需求,提出了重点发展物理储能特别是地下储能工程以满足电网规模化储能需求的观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广域虚拟电厂(即源侧电网)和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8)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逐渐深入各个领域,在对开发清洁能源多元用途的迫切需要下,我国的新能源行业也在绿色低碳的号召下取得优越性进展。水涨船高,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应用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使用率使加大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成为了新的课题。与此相对应的,如何快速高效可靠地完成电动汽车充电加大了对大容量直流充电桩的需求,这让直流充电桩在整体电网中的总负荷功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给电网系统调峰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按照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将降低至50%,而恰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那时也将达到40%~50%。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发展将与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紧密交织、相辅相成。在我看来,光伏发电将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未来分布式光伏将与电动汽车储能相结合,新能源汽车消耗的电力也将从火力发电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将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参与电力系统调度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V2G技术参与电网调峰的可行性,阐述了该技术与传统调峰措施的区别以及技术和经济优势,提出了调峰系统的组成、架构与要求,并给出了系统控制策略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条件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就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予以分析,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提出了电动汽车空调维修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3.
储能变流器是化学电池储能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使储能化学电池充电及使电能返回电力系统,使电能量自由往返电池和电网二者之前。本文确以BUCK,BOOST两种基本DC-DC电路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双向半桥DC-DC储能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给储能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传统的抽水、铅酸等储能方式,近年又兴起了钠硫、飞轮等新型储能技术。超级电容作为新兴储能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安全、高效、寿命长等特点,市场前景良好。从技术、产业及市场的角度对超级电容器行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比例新能源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虚拟同步机技术可实现新能源等电力电子并网设备"类同步机化"运行,是使设备融入电力系统交流同步机制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提高新能源对电网的支撑能力.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历时 8 年,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虚拟同步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组网运行等难题,构建了电压源型虚拟同步机理论体系;攻克了虚拟同步机主动支撑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力电子装备从"被动调节"到"自主运行"的转变;成功研制出含风电、光伏、储能及负荷侧虚拟同步机在内的 26 款装备,在 MW 级新能源虚拟同步机和负荷侧虚拟同步机领域实现突破,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可达100 ms,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引领地位;发明了异构机群协调运行技术,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新能源电站自启动技术,建立了虚拟同步机性能指标体系,为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自主运行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限流器、超导储能装置等已在电力系统试运行.超导电力技术对电力系统有重大作用.广东电网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超导电力技术可以解决广东电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广东电网有很大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能源为主导的电力工业是我国最大的污染排放产业之一。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网企业确立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新型电力系统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集中式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网,使电网向清洁低碳方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V2G(Vehicle-to-grid)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技术,随着低碳交通的提出和发展,V2G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本文就V2G技术双向互动、高效协调、互利共赢等特点做了全面介绍,对电动汽车(V2G技术)促进CO2减排、整合可再生能源、平衡电网峰谷等一系列节能降碳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V2G如何为电动汽车车主创造经济效益。最后,文章从技术创新、终端市场培育、政府导向等方面对V2G技术的发展将引领一场传统汽车工业的低碳革命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节能、环保、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电网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现如今,智能电网关系着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于它的高响应速度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各种要求。因此。智能电网已经是各个国家电力工业应对未来挑战的共同选择,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方向。而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的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对于加快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互动化具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从智能电表的相关概念、特性功能上,探讨智能电表在能效监控和管理、优化分布式能源配置、用户能量管理、提供故障分析依据、智能化需求管理、促进智能用电新技术新发展这几个方面阐述智能电表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钱程  林一驰 《今日科苑》2014,(11):73-75
依据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当前和未来可能的发展,从计算机及网络、相关计算数学和计算模式这三个方面,探讨和预测了新的先进计算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中的应用。新能源变革形势下,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在准确性、快速性、灵活性等方面将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