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温州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温州就出现了原始港口的雏形;唐代以来与日本有贸易往来;南宋一元时期设立市舶司,海上贸易兴起;明清时期受“海禁”政策影响,温州港闭关,直至1876年签订《烟台条约》,温州港再次被迫开放;抗日战争时期温州港曾出现过畸形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事件给温州港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温州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港口。  相似文献   

2.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为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制高点,各国纷纷下大力气向海洋进军,而作为与生俱来就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造船业在产业布局中自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越南不仅河流众多,而且拥有3 200多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分布着大量优良深水港,发展造船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大型国企vinashin为代表的越南造船产业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举跻身世界造船五强,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南造船业所出现的一些弊端,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十五世纪,资本主义的货币经济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带地区发展起来了。对黄金的渴求,驱使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者和冒险家们努力探索到东方来的新航路,这时造船业已有了新的发展,图上左为十五世纪葡、西两国海港造船的情景。这种叫做“卡拉维尔”型的大帆船是用于远洋航行的典型船只,载重量为五  相似文献   

4.
温州海洋经济开发是温州经济开发的短板,科技化是其补强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从综合开发海洋经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温州海洋经济科技化开发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确定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重点领域并加速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海洋经济科技化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强海洋科技新区科研基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海洋运输业蓬勃发展,我国的造船业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世界造船业结构调整加快,世界造船中心继续东移,未来10—15年,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造船吨位翻一番。目前,国内两大造船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都相继做出了大发展的规划和部署。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意味着对造船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温州经济是在温州改革自然形成的制度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走的是"经济在先,规范在后"的路径。温州区域的民间信仰使温州人吸取和传承了传统的自然法思想,体现了自然法与国家法的融合精神。这种法律文化直接影响着温州人的行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直接结果是促进了温州模式的形成,其理念及意义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在探讨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正值西方国家争夺海洋霸权的时代,因而在其国家建设思想中融入了较多的海洋理念。他主张适应海洋竞争以建设"民族国家",呼吁培养"海洋国民"和发展"海洋大利"以建设"国民的国家"和"社会的国家"。他重视各国海洋发展战略,且又有选择性汲取,对当今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有一艘外壳凹凸不平、船体严重变形的船,她和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船只并排停放在一起。其实,没有多少人知道,她只是一只在海上航行过的普通船只,不过和其他的船只相比,她应该是受伤最严重的船只。这艘船从1984年开始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我国海洋类本科生培养的目标;针对海洋科学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创新型"海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海洋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践,为海洋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知识产权(包括名牌)之间的竞争。文章从温州民营企业名牌现状入手,分析了名牌缺失的三点原因,提出了"三动"互通型企业名牌战略发展模式,以提升温州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温州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向之一,对温州的产业升级、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决定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必然性的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从城市化、产业升级和专业人才聚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福州会展业迅速崛起,在整个海西经济区会展城市排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11年更一度成为海西之首。但随着会展经济的受益越来越明显,厦门、温州、泉州、汕头等海西城市都积极发展会展产业,与福州争抢会展市场,以至于这两年福州会展经济陷入低谷。文章通过选取厦门、温州这两个会展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海西城市与福州在会展市场、综合实力、内部产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福州在发展会展产业上是具有比较优势的,然后利用钻石理论分析影响福州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指出福州发展会展经济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政府、市场、行业协会、企业、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以及机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提高福州在海西乃至全国会展城市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保障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温州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核心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不强,激励机制不完善。因此,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问题,打造温州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温州经济发展速度与目标,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出发,对2003-2007年温州人才资源需求总量与各产业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了2003至2007年间与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相逢应的人才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5.
物流业对温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温州物流信息化既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动因。物流信息化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温州物流业应利用已有的各种优势和独特的集群效应,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将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助推温州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6.
温州是中国大陆最先推进经济民营化的地区之一,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多年发展已初显成效。但由于“侨贸”网络的弊端以及偏重于低端的代工模式,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从长期策略层面考虑,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才能实现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温州产业实践表明:温州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获得竞争地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温州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这种温州产业经验对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温州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新时期的翻译服务业必须走产业化、信息化和品牌化的发展之路,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参与区域间竞争,更好地推动温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旅游景区正处在"门票经济"时代,大部分旅游景区通过采用高价门票以及不断抬高门票价格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不断降低乃至取消门票价格,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逐步实现旅游地由"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的转变,才是我国旅游目的地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