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为逆向流动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中的政策缺失;并从形成教师流动的社会基础、政策环境和实施策略三方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做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人事安排和人员流动必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公立中小学与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可实行分类管理,并且适用不同的管理制度。公立中小学教师主要依据行政法法律制度,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民办学校教师、自由流动教师、代课教师可规定为政府雇员,主要依据民法规范学校与教师的劳动关系。两类教师应该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的缺陷,亟需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补偿制度、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全员流动制度,从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与良性互动以促进我国中小学学校城乡教师力量的相对均衡,日益成为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出发,以推动城市教师向乡村学校良性流动为目标,全面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城市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主要制度障碍和相应的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育情报参考》2010,(9):35-35
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是在二战后开始实施的,时至今日,公认相当完善和成熟。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同时又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流动的待遇等等做出规定,各级政府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流速快、频率高和流出教师以外地新任教师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突出特征。究其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教师流动管理制度和教师来源等方面的特殊性综合作用所致。制定相关教师流动政策、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加大本地师资培养力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进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为了解拉萨市中小学教师流动现状,我们对拉萨市33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拉萨市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中青年教师为主,流动频率低;流动的形式主要是招考、支教两种;流动呈现由农村到城市、由条件较差学校到条件较好学校的逆向趋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条件较好、夫妻两地分居、方便子女读书等。建议:首先,继续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使之常态化;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及流动津贴、补贴等待遇,发挥补偿和激励作用;第三,建立农村教师进修制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频繁单一逆向流动、教师暂时性流动不多的特点,县域招考制度是教师流动的主要政策依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客观上为教师流动创造了条件,但县级教师分配和流动制度缺乏合理性与完备性,稳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关政策缺失,以及农村学校教师整体待遇偏低等是造成目前教师流动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寰宇 《教育探索》2011,(4):99-100
中小学教师流动能够解决择校热和教师不合理流动等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许多地区都实行了教师流动制度.当前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流动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有中小学教师人数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域差别大,城乡差距较大,校际差别大,学校和教师消极态度等主要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加强教师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关系到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在探索实行教师流动制度的过程中,当前存在的内外矛盾急需得到及时化解。日本在20世纪建立的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具有政策一致性、政府主导性、流动多向性、操作公开性、流动义务性等特色,为我们从教育公平视野下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考,即:化解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外部问题、完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用自编的《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调查问卷》对桐庐县教师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对教师流动有着显著影响:规约教师流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教师性别、教龄、任教地区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差异:集权文化、家庭本位、传统认知、专业信念等方面对教师流动有显著影响;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领导政策的正确执行、教师观念及行为的转变、社会舆论的支持能促进教师的有序流动。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现状与问题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和教师资源流动方向的调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有利于均衡有效地配置师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本文以法国为案例解析法国中小学师资的分配模式、流动制度及其改革的趋势,以期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城乡、校际不均衡的现象,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是消除不均衡现象的重要举措.日韩两国有着规范的教师流动制度,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可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通过保障流动教师的待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教师流动的评价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等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流动制度,推动城乡、校际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和教师资源流动方向的调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教师聘任制的必要性论述,制度与经验介绍,教师聘任主体、教师资格、教师聘任合同、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流动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危机中的重要问题。总结美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现状,了解美国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教龄教师以及不同阶段位置学校流动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美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教育法案出台、教师自我实现物质需求、教师自我实现精神需求等因素。通过培训新任教师,改进学校环境,加强政策支持等,有力引导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学校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体系完善,实施程序严密,能充分调动相关各方参与流动的积极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概言之,政策宗旨能兼顾政府、学校和教师利益诉求的平衡,调动相关各方参与流动的积极性;教师流动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并能与其他法规有效衔接;实行流动积分制度,确保教师流动过程公平;设置流动申诉制度,保障教师合理的流动诉求;注重偏远地区流动激励,多途并举吸引教师任教。  相似文献   

18.
教师流动是缩小师资队伍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流动存在比例较低,覆盖面窄,以单向流动为主,交流时间短,选择政策性流动教师不考虑流入学校的需要等问题。从教师管理制度的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政策性流动的最初定位主要限于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单向支持,现行教师管理体制中教师是"单位人"而不是"系统人",教师政策性流动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教师聘任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应打破教师校籍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建立全员参与的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建立交流教师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此举是否会成为教师流动的原因之一?待遇上的相对平等能否使教师流动趋于合理化并成为一种常态?以教师流动现状为切入点,从政策、人本角度分析绩效工资对教师流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主张教师流动制度化,在实施绩效工资背景下,只有改革并完善现有教师流动相关制度,加快教师流动制度创新才能规范有序推进中小学教师流动,保障教师流动的公平、公正有效。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起步于战后,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通过明晰教师身份确保教育公平,通过改革教师任命权促进广域流动,通过均衡教师流向弥合流动差距,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流动意愿。该政策体系对提高教师创造力、合理配置校际教育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面临如人事纠纷、分权争论等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