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爱,即老师对学生的爱,辅导员虽然不是学生的传道授业之人,但却为学生解惑者,所以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种师爱。辅导员不似专业教师面对这只是一个课堂里的学生,更不必导师只辅导几个学生的专业思想,每个辅导员所面对的都是少则及时,多则几百人的群体。在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拥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面对成长他们又具备着不同的思想。面对着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辅导员的师爱应该如何表达,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进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等等这都是辅导员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如何去做,一直是辅导员困惑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2.
师爱,即老师对学生的爱,辅导员虽然不是学生的传道授业之人,但却为学生解惑者,所以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种师爱。辅导员不似专业教师面对这只是一个课堂里的学生,更不必导师只辅导几个学生的专业思想,每个辅导员所面对的都是少则及时,多则几百人的群体。在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拥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面对成长他们又具备着不同的思想。面对着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辅导员的师爱应该如何表达,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进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等等这都是辅导员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如何去做,一直是辅导员困惑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一切教育方法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爱。后进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爱护,教师应更耐心地和他们交流,用爱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因为希望,决定了一个人想要去做的程度。希望,永远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沈培新 《科教文汇》2009,(19):I0001-I0001
温家宝总理六月一日在中南海接见56个民族孩子们的时候,说了一段感人的话,他说“希望你们记住今天我讲的话,有爱,才有教育,才有道德,才有一切。希望你们懂得爱,珍惜爱,学会爱。要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要把爱变成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团结一心,把我们这个‘大家’建设好,把祖国建设好。”  相似文献   

5.
马同友 《科教文汇》2008,(29):67-67
人是爱的动物,爱是人存在的方式。教育作为一种在师生互动过成程中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应该处处充满爱。但当今教育却存在教育爱缺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育丧失了良好的效果。让教育充满爱,需要教师端正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看到生命的完整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并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关爱学生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传播教师先进的治学经验;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和学术民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废止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要认真学习温家宝总理"以爱育爱"的提词,提高关爱学生的自觉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个受尊重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道德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应该凝聚在"爱"字上,只有把"爱"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爱工作、爱学生、爱自己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张彩虹 《内江科技》2007,28(8):176-176
学会爱学生,首先要学会赏识,唤起学生的自信,充分挖掘他们无穷尽的内在潜力,使其变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各方面的健康成长时时刻刻离不开“爱的教育”。而“爱的教育”包括“被爱”和“爱人”的教育。陶行知曾经告诉我们,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母题,也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最实实在在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各方面的健康成长时时刻刻离不开"爱的教育",而"爱的教育"包括"被爱"和"爱人"的教育。陶行知曾经告诉我们,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母题,也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最实实在在的德育。  相似文献   

12.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任何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爱的滋润,教育中同样离不开爱。爱是一切教育通向成功的源泉,而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学生,具体表现在发自内心的尊重,及时的赞赏,真诚的倾听和无悔的奉献。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只有真心地爱每个学生,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爱老师,而且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他人。  相似文献   

14.
何丽娜 《内江科技》2013,34(5):187+204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能走进学生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班主任应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角色定位,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尤其对于没有上高中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很自卑,很无助,需要班主任耐心、细心和有恒心的关爱、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爱是一种情感,一味的说教并不能让孩子学会,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教育,更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营造特殊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爱、体验爱、学会爱、传递爱,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20年代,《爱的教育》中文版译者、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代表,要把爱融入教育,要学会爱学生。有了爱,心里充满阳光,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张伟萍 《科教文汇》2013,(20):23-24
在一个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那些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形象,老师一般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更谈不上对他们倾注"爱"。但是,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这些"不讨人爱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相似文献   

18.
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到“三爱”教育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三爱”教育的高度重视.“三爱”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我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以提高大学生“三爱”自我教育意识、制定自我教育规划,加强自我教育实践和自我评价为基础的“三爱”自我教育模式,有助于大学生“三爱”教育工作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爱是教师塑造学生的巨大教育力量,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感化功能。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毕生教育实践的写照。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他们适宜的爱,利于他们发展的爱,有原则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