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中,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采用会谈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取得好的辅导效果。自信心增强了;紧张情绪逐渐缓解,消除“口吃”症状,成为一个乐观、悦纳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2.
蔡玲 《考试周刊》2012,(40):149-150
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调节和帮助时所应具有的能力。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已经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提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辅导员提高该项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焦虑心理情绪的主要诱因有网络依赖、就业与考试、情感、社会交往等。化解大学生心理焦虑,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舆论引导功能,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服务功能,突出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辅导功能,必要时对焦虑症学生劝其就医等。  相似文献   

4.
情绪辅导是辅导员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并把握自己的情绪,让其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并能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持续的情绪困扰和早期的情绪剥夺会影响少先队员今后的发展,因此,作为辅导员,了解少先队员情绪、情感的特点,帮助其克服情感障碍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实践中辅导员该如何帮助少先队员克服情绪障碍,使他们能将情感的风帆掌握在理智的手中,在人生的旅途中健康、顺利地行进呢?  相似文献   

5.
李某,女,大一学生。父亲查出鼻咽癌后,李某害怕自己得病,对身体健康过分担忧导致情绪不良。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有轻度焦虑,轻度抑郁情绪。诊断为对自己身体过分关注引起情绪不良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经过四次心理咨询,求助者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学会以合理的、积极的信念看待问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2012,(11):78-80
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但是,目前学生承受着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个人认同度低等各种心理压力与困扰。以小团体的形式开展辅导,是提升小学生学业情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一、学业情绪辅导小团体的建立小团体辅导是在小团体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成员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许多高校兴起了学生辅导员助理制度,即挑选部分高年级学生来帮助专职辅导员对新生进行辅导。自施行以来,辅导员助理制度日趋完善,并在各高校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文章在分析学生辅导员助理制度优缺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学生辅导员助理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作者发现一类很难取得辅导效果和拒绝辅导的中学生,他们都具有缺乏责任感、进取心的人格,这类人格使他们轻易放弃学业,蔑视老师和学校纪律,沉迷网络等而无焦虑、自责和愧疚等情绪,其原因在于早期片面"满足需要"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丛林 《文教资料》2009,(9):202-203
高校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实效.由于个别心理咨询具有主动性掌握在求助者一方、咨询时间较长等特点,并不适合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普遍应用.本丈作者通过对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并根据实际创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焦虑情绪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探索学校层面上心理教师可独立操作的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筛查干预机制,有利于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效率。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编制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团体干预方案,以量表筛查出的高焦虑学生为对象进行团体干预辅导,结果表明,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于改善学生的高焦虑情绪有效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初中新生群体受其身心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有效纾解,则可能演变为焦虑情绪高风险,进而成为焦虑情绪障碍。因此,对焦虑情绪高风险的预防性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焦虑情绪,降低焦虑障碍发生。该研究立足学校实践,以初中新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表达性艺术团体辅导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初中新生进行干预,力图探索出基于学校、操作性强的优化干预方案,旨在降低初中新生群体的焦虑情绪高风险,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 ,旨在疏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焦虑 ,提高学生情绪认知能力 ,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健康保护的基本方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课 ,它有自己实施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 ,学校课程应重视情绪目标的设计 ,并对家庭教育给以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组辅导、活动辅导、教学辅导、个别辅导、家庭辅导等模式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在生活中获得良好适应,对于消除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及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和学生沟通的直接桥梁,其素质的高低对高校育人成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辅导员疲于应对,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本文旨在总结辅导员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情绪状态,通过情绪管理理论分析原因、寻找缓解途径,帮助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情绪管理。  相似文献   

15.
考试焦虑已成为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侵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生长久的焦虑情绪,易导致不良行为甚至会成为个体自杀的直接心理诱因。本文通过对J地区H中学的15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了解到中学生考试焦虑感比较严重,并从学校、家长、自身等方面对焦虑成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心理辅导工作必不可少。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又是关键,十分有必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一般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特点,探索辅导员心理辅导关系建立的独特性,从师生关系影响,心理辅导目标建立,辅导前注意事项及辅导过程影响要素等四个雏度进行剖析,以期对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青梅 《教育探索》2008,(8):119-120
考试焦虑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绪现象,普遍存在于初中毕业生中,具有一定消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受益群体广、效率高、有效建立支持系统等优势,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于减缓初中毕业生考试焦虑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杨娜 《宁夏教育》2023,(Z1):150-152
文章介绍了咨询师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一名初三女生考试焦虑心理进行辅导的案例。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引导来访者探索焦虑情绪产生的心理原因,发现自己的扭曲认知和信念,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从而建立新的信念,产生新的行为结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笔者作为专职心理老师,二十几年来做过许多尝试,除正规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之外,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适应不良、情绪压抑、考试焦虑等情况,连续多年有针对性地对高三学生做高考学习成绩提升、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考试季中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常使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方法,服务于毕业班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类人群。从大量考前心理辅导实践中发现,学生最需要的支持包括两方面:直接针对考试焦虑情绪;针对引起焦虑的个体学习方法和效率问题。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可支持学生平衡情绪进行迎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