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职业院校的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而在职业院校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的重视还不够。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现状,阐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的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2.
乔继泽 《科学教育》2007,13(5):18-19
学困生转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了解学困生心理状况,选择适合学困生的教育方法,是实现学困生转化,促进学困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不仅要有爱心,更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我们不仅要了解学困生的表现,更要知道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造成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通过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细致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工作中,由于个体差异,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学困生,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只要我们坚信学困生是能够转化的,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用爱心关注,用智慧启迪,用尊重激励,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力争使每个学困生都得到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难点,更是重点。由于环境的不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后进的根源,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构建学困生教育策略模式,从而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重塑人生信心,从根本改变后进状态。  相似文献   

8.
心的沟通,爱的教育,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前提;学困生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是老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话题。了解学困生,探索其中学困的因素。怎样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使学困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呢?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基础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爱常常成了优等生的专利,学困生的奢侈品。事实上,学困生更需要爱和阳光。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独特教育观。本文以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涉及学困生教育的思想为基础,从学困生的类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方面,总结概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困生能力提升与转化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了这一教育观对当今中国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学课本内容的不断改进,许多教师都开始关注学困生。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是现在教师们钻研的难题。特分析存在“学困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重点关注学困生,提出该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改造教育,可为今后的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深刻影响着班主任的施教行为。着眼于施教者的学困生研究,更有助于认识造成学困生的客观因素。本项研究旨在对上海某公立初中学校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对学困生情感投注的心理机制研究,认识班主任隐性的教育行为模式,帮助教师改进、提高与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转化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以教育创新的理念认识学困生问题,以教育创新的方法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师通过多与学困生进行感情交流,借助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用赏识教育增强学困生学英语的信心,尊重个体差异,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此实现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是各个教育阶段都存在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成功转化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找准学困生形成的根源,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下面就谈谈笔者个人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困生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转化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将成为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教育经验千条万条,但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爱心。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学困生”。对“学困生”的管理、教育、转化,是每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民办学校往往成为“学困生”的集散地,学校里的“学困生”比例可能更高。如何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探索“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方法,就成为了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对高职教育中"学困生"产生的深层原因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针对"学困生"的教育对策,可以帮助高职教育中的"学困生"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