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活动是德育的基本呈现形态。怎样理解主题活动?如何提高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大的方面谋划,但也不能淡化细节;教师既要用课程标准这把尺子为教学把关,又要从教学实践中磨砺出临场应变的智慧。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2.
主题活动是德育的基本呈现形态.怎样理解主题活动?如何提高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大的力面谋划,但也不能淡化细节;教师既要用课程标准这把尺子为教学把关,又要从教学实践中磨砺出临场应变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主题教育活动是根据一个时期教育内容,确立一个主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校会、团队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活动,这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注重主题教育活动的设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凸显了内容系统化、过程聚焦性、效应双赢性的特征。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包括: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手记“教师要善于接住幼儿抛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强调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支持者这一角色。本文拟就主题活动的开展谈谈我对教师支持的理解。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由确定主题、自主活动、分享交流三个环节组成,而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但教师支持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确定主题确定活动内容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教师的支持应表现在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他们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首先,老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将自己内在的需要与兴趣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蒋敏 《教师》2022,(5):51-53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单元复习课以整体性、系统性为原则,创设情境化的主题,设计基于主题的活动,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推进单元复习.文章结合江苏译林牛津小学英语的一节单元复习课,从基于主题整合内容,建立知识体系;基于主题创设情境,明确复习目标;基于主题设计活动,提升学生能力;基于主题拓展延伸,深化学生认知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主题...  相似文献   

7.
廖贻 《学前教育》2008,(10):35-36
主题活动这一教育活动方式对于促进幼儿主动、深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主题活动有着“打破学科界限、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习者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学习获得完整经验”这一特点,教师们在运用这一方式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如何围绕“主题”把握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活动目标的关系,如何创设情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并不断深入,如何有机整合各领域的教育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课程内容,文章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多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比较,探索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独特价值,并从“转变教师角色”和“提高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问题。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在几年的实践实施中,我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与条件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较有效地展开了综合实践活动。怎样确立主题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教师提供主题这是我在接触综合实践活动之初采用的主题确立方式。第一阶段是:教师提供主题,分好组,选定子课题。那时候,我对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0.
费志明 《江苏教育》2023,(11):12-14+20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新课标中新增且具有特色的内容,为了正确认识这一内容的重要性,从“主题”的由来及“主题”实施后的四个方面的意义进行阐述。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充分重视、不断探索,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重主题、轻区角:当前幼教改革的误区近年,随着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因此,重视幼儿主动探索的主题活动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与传统的集体教育活动相比,主题活动因其注重从幼儿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强调幼儿的积极体验与自主探究,而备受观念日新的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在十多年主题活动蓬勃兴起的背后,我们同样也发现了目前幼教改革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由于对主题活动的…  相似文献   

12.
评课中的主题对话形式,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考虑:第一,从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角度考虑。一次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主题既要能紧扣教学改革的现实,又要能紧扣教材特征,还要能被绝大多数活动参与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既想一夜长大,奔向初中生活,又有对小学、老师和同学的不舍。从2014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就围绕“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这一主题开展毕业主题活动,激励学生为梦想继续奋斗的初心。这一活动随着师生情感的升华逐渐被推向高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歌曲填词、拍摄MV成为学生毕业主题活动的重要形式。而且,它逐渐和语文、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根据学生活动反馈与学习效果进行再设计,已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4.
大班“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中有上海说唱这一素材点,根据主题素材以及园本特色,通过从沪语到乡土文化感知,生成集体教学活动;从课堂实施到文化体验,反思集体教学活动;总结实践,推广新的歌唱模式三方面开展儿童视角下的上海说唱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主题活动是一门新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本身应体现丰富性、现实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必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那么,如何放手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发展,有所创新呢?笔者在近几年的主题活动实践中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策划缘起 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研讨活动,这是我校教研活动经常采用的形式。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新课程理念,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主题式的学习讨论活动”,围绕如何上好一堂课,体现一个主题,从集体选题—教材解读—备课研讨—上课实践—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研讨风气,鼓励教师用不同的方法上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必然选择。开展初中阶段的班级主题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个人教学实践出发,以一种微观的视角,从确立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向、确保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展现有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提升班级主题活动的感悟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讨了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背景《身边的植物》是三年级上册主题课程资源包中的一个活动主题。它将三年级科学中《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环境教育中《小草的微笑》、《小树的哭声》的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目标进行整合,形成了整合后的目标,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确立了《身边的植物》这一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善于接住幼儿抛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强调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支持者这一角色.本文拟就主题活动的开展谈谈我对教师支持的理解.   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由确定主题、自主活动、分享交流三个环节组成,而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但教师支持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主要从主题确立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实现跨学科整合这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