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创造的主体,创造教育的方法是必须使这个主体身体力行、躬亲实践。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代数》与《几何》中穿插了“想一想”、“读一读”与“做一做”等栏目 .其中“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 ,“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 ,“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一些问题实例 .这些栏目由于新颖别致、富有趣味 ,因而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均大有裨益 .尽管这些栏目都不作为教学要求 ,只供学生课外参考 ,然而近几年来 ,将上述的三个栏目进行改装 ,拓展为中考题 ,却是命题的热点之一 .因此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挖掘 ,以达到灵活变通的目的 .下面就以初二《代数》…  相似文献   

3.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姚桂玲 《考试周刊》2013,(67):135-136
本文在分析《数控编程与加工》的课程地位与特点和我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做中学"、"学中做"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78):25-26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想法: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要"做",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经历"做"的过程;(2)学会"做"中解决问题;(3)改变传统"做"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丁海秋 《考试周刊》2009,(18):64-65
针对我校学生是女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用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74):103-105
高中物理抽象、复杂,高中生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学习难度较大,加之教师未能选择有效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不佳。而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挖掘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促进学生各项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文章主要就高中物理新课程"做一做"栏目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分析其作用,并探究编排存在的不足,制订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求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新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 )中 ,共安排了二十八个“做一做”.这个栏目源于旧教材的“小实验”,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内容也比以前更丰富 .体现了新大纲、新教材重视实验操作、突出学生活动的特点 .“做一做”既是教材正文的补充 ,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能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因此 ,明确“做一做”的内容特点 ,发挥其教学功能 ,对用好新大纲和新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一、归类分析1.观察研究类观察研究类“做一做”:针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难 ,选用日常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现代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实际的联系。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与其呆板地学数学不如快乐地做数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学生能较好地从活动中领悟数学,获取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0.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43-43
问:“作”和“做”在使用上常常发生混淆,请问:怎样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答:“作”和“做”同属动词,都有“从事某项活动”或“制作”的意义,用法上存在着部分通用的情况,如“叫做”“当做”“做主”也写作“叫作”“当作”“作主”。但是,“作”和“做”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是极其必要的。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做到:教师变学生,这是"做数学"的前提,教学生活化这是"做数学"的关键,思维创新性,这是"做数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要在做上教,做上学。”  相似文献   

13.
苏黎 《高教论坛》2012,(12):84-86,94
高校"两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和"做中学",以克服"两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教、学、做相隔离等缺陷,增强"两课"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做”数学也越显得比“说”数学更重要.“做”数学首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再次在探索思维的促使下学生能够乐于创新,能够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做”数学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尚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根据作者的理解,提出“做”数学的几点要素,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云珊 《江西教育》2023,(19):70-71
“以做导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做”的内涵、探明学生“做”的程序、探求学生“做”的品质,从而充分发挥“做”的功能、体现“做”的价值和意蕴;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赋予学生“做”的权利与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建构、在“做”中创造;要能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6.
“做中学”、“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内涵、背景、目标和出发点、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都有差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做中学”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会有助于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7.
“做”数学     
张雪丰 《考试周刊》2011,(89):69-6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数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体现"做数学"这一新理念,如今很多课都让交流、活动流于形式。只要是公开课、展示课,也不管是否有效,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全都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这样的课不是为学生们设计的,这样的课是做作的,所以谈不上"高效"。高效的课堂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更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苏美莲 《辽宁教育》2013,(12):88-89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做”,让学生在“做”中感知、体悟、深化。本文试以“认识图形”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的教育理念,提高“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