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童话,都会被儿童剧吸引并为之着迷。在儿子四岁那年儿童节,我们一起看了第一场儿童剧《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儿子早就听过了,讲述了三只小猪在长大后,学会了本领,各自盖了不同的房子,却遭遇大灰狼的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做人要勤劳肯干、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儿子非常喜欢,看得十分认真、投入,对小猪聪聪喜欢得不得了。那年暑假,《三只小猪》又来演出,儿子要求再去看一次。于是我又带他去剧场看了一次。由于看过一次,每演到一处情节,他还会给我讲述。演出结束后,小朋友纷纷与卡通演员小猪们合影,儿子也非常兴奋地和小猪们合了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47):75-76
如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校本教材的实施与运用。在"语文校本实践课"中,老师要带领孩子进入不同主题单元,去品读趣味故事。从经典故事《三只小猪》开讲,加入《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由此引领孩子颠覆印象中小猪与狼的固有印象,展开丰富多彩的辩论与思考,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我是最厉害的大野狼》启发了学生去积极创作多个"角色""串门"的原创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让童真童趣在故事中闪光,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颠覆"与"创新"的奇妙旅程中,促使学生去感受不同故事中共同的真、善、美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正在刚刚进行的读书活动——《水浒故事》擂台赛中,孩子们的表现都很活跃。无论是小主持,还是"擂主";不管是平时的活跃分子,还是往日的学困生,个个小脸放光,我不由地感叹名著的魅力,走进古典名著的孩子童心在活动中闪耀。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三只小猪时,孩子们因为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主动提出要开展表演活动。面对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我准备借机鼓励孩子大胆创编或拓展故事情节。我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虽然三只小猪赶走了大灰狼,但大灰狼以后可能还会来,到时候三只小猪该想什么办法继续战胜他呢?你们来帮小  相似文献   

5.
读书吧     
《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著《小猪唏哩呼噜》由八个系列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又由若干小故事段落组成。书中的主人公小猪唏哩呼噜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兴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他有(?)就打呼  相似文献   

6.
书虫吧     
《小猪唏哩呼噜》《小猪唏哩呼噜》好像突然从天上掉下来。在众多童话书中,一本四四方方、颜色鲜艳的童话书,很醒目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封面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猪,童趣味道十足。看看作者,孙幼军——信心的保证,在国内要想找到比他的作品更适合给孩子大声读的作家,不容易;看看目录,由8个系列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又由若干小故事段落组成,太好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了,怎能不叫他们喜欢。不过小猪唏哩呼噜并不是为了逗笑而诞生的,他有傻孩子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回忆道: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田老师那优美的诗歌,动听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不啻于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相似文献   

8.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在我极富激情的语言的引导下,孩子们将这首《乡下孩子》朗读得抑扬顿挫,颇有感情。“你觉得乡下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见时机成熟,我抛出了问题。“我觉得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小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觉得他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他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就能吹出一首动听的曲子。”“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孩子,因为他挖野菜给小猪吃,让小猪把肚子吃得饱饱的,还捉小鱼给猫咪吃。”看样子,通过大半节课的朗读,孩子们已经对诗歌所描绘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听了吴老师好多课,譬如《童年"偷"着乐》、《勇气的故事》、《牙齿的故事》、《说谎的故事》……每次总是惊讶他为何总能找到我们熟视却无睹的好话题,总能触及孩子心灵中的言语兴奋点,以致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心里潜藏的好故事说出来。身在"童化作文工作室"的我  相似文献   

10.
淡化 《山东教育》2012,(27):48-49
也许是因为《三只小猪》流传太广,改编的人太多,所以有关三只小猪的图画书常被人们用来作为颠覆的案例。今天,我也想用这些三只小猪和狼的故事来说说颠覆。在众多《三只小猪》衍生出的故事中,我选取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大坏猪》《Wait!NoPaint!》和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这几本书因作者和创作时代的不同,在改编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11.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儿子今年6岁了,在教育孩子时,我经常采用故事法,对他及时地进行行为习惯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1.故事让孩子学会了关心他人那是孩子3岁半时,他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我就一遍遍讲给他听,直到他都能背出来了。有一天,爸爸买回一把香蕉,他一口气吃了4只,肚子都圆鼓鼓  相似文献   

12.
王腊花 《成才之路》2011,(30):37-37
一、活动背景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孩子大量的语言词汇都从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娓娓动听的故事、充满幻想的童话的学习中获得。《会变颜色的房子》是一篇语境非常优美、词汇丰富的故事,情节有趣、富有悬念,能激发孩子积极开动脑筋的欲望。主人翁“小猪”是一个可爱的、爱劳动又爱动脑筋的孩子,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在参与此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正我带着一份充满神秘与好奇的姿态读完东野圭吾的《时生》,这一次,他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构想与和鬼斧神工般的推理解谜,而更多的是对于人性的温情,亲情的意义以及所谓未来的思考。东野圭吾先生谈及这本"集大成之作"时,他说"到了我这个年龄,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孩子,当问及他们生下孩子的原因时,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顺其自然之类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  相似文献   

14.
Jokes and Humor     
不同之处 父亲非常忙碌,四岁的女儿却偏爱《三只小猪》的故事,并要他天天晚上念给她听。父亲暗自高兴,就把故事录了音。当孩子下次再要听时,他只需倒一遍录音带。  相似文献   

15.
查煜玲 《教师》2013,(33):33-33
曾经在大班向家长开放了绘本阅读活动《1只小猪和100只狼》,故事讲述了1只小猪被100狼追捕、围困,当100只狼开始发威要吃掉小猪时,小猪出乎意料地应对,化险为夷。精湛的厕面表现技巧,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富于童趣,而个性化的语言,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孩子还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给他讲故事,否则就又哭又闹。为了省事,我专门买了很多故事磁特,陪他一起听,代替我口干舌燥的讲解。孩子每次都在故事声中酣然入眠,几年下来,我居然买了大大小小一百多盒故事磁带,孩子也听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故事。不经意间,孩子说话居然能出口成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里的繁杂的故事情节也能如数家珍。学校举办“故事大王比赛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主动要求和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较高低,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儿子在江阴山观实验小学上一年级,那一年,我也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他们班级三个"故事妈妈"中的一员。我很喜欢他们学校的这个"故事妈妈"活动,因为我喜欢给孩子讲故事。我不光给他讲书上的故事,还给他讲我们身边的事,给他读报纸,讲新闻……凡是觉得对他有意义的事情,我都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提示】这是在绘本《一片美丽的羽毛》的延伸活动下出现的一次偶发性探究活动。在孩子平时的绘本分享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过绘本《一片美丽的羽毛》。绘本概述:一只小乌龟捡到一片羽毛,他不知道这片羽毛是谁的,但是小乌龟觉得失主丢了东西,一定会着急,于是,小乌龟带着羽毛,开启了寻找羽毛主人之旅。通过途中小动物的帮助和支持,小乌龟终于找到了羽毛的主人——鸵鸟。孩子在一次户外活动的时候,捡到了一片羽毛,兴奋地拿到我面前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捡到了一片羽毛……于是,小班孩子们关于羽毛的故事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嘟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他做事认真,但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变化。最近几天,嘟嘟一直在建构区玩雪花片,我发现他每天都在拼小花,并且每次拼完后都会很满足地来到我的面前说:"我拼的是小花。"活动结束时,我看到嘟嘟搭了许多雪花片小花。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山东教育》2012,(15):56-57
长相平平的我,一直在同学、朋友面前缺少自信。一天,我给孩子们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即兴问了一个问题:"小朋友,在你们身边,谁是最美丽的人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最美丽的人就是老师!"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倍感幸福,也让我在兴奋过后深深反思: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孩子心中最美的人呢?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感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