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学生的品行教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句名言就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因为,父母的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庭品行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家庭品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刘彩侠 《教学随笔》2014,(10):20208+208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昔日孟母三迁,成就了大教育家孟子。1914年,美国《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曾深刻指出: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苏州市副市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也提出:父母也要有"上岗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所以说,父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家长的素质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动世界的手往往是推动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和乐观的女人,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成长的源泉. 200年前,拿破仑有一次在与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这个回答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不错!"他说,"在这一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 "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中,每年我都会接触一两例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学生.因着这些学生,我与他们的父母产生了联系.这些父母在突然面对孩子的疾病时,会出现接受不能,情绪剧烈变化的情况.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当孩子出现异常状况时,孩子的父母同样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因为那时的他们,不见得比孩子刚强多少.C便是当中的一个.接下来,我就以C为例,来呈现一个普通的母亲在遭遇孩子患上精神类疾病时的情绪变化过程,以及专业的支持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适 《生活教育》2014,(3):111-112
正孩子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于国家而言,孩子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方向;于家庭而言,为人父母的第一次我们都有些无所适从,有些手足无措。他呱呱落地,他蹒跚学步,他牙牙学语,他松开父母小心搀扶的手去上学——小小的背影走向大大的社会,孩子每一步的脚印既是他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不愿做孩子成长的领导者,我更不能做孩子  相似文献   

7.
古人语“养不教、父之过”,可现在,大多数家庭里教育孩子的重担全压在了母亲身上,人常说:“称职的母亲,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于是,社会对母亲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却忘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就是一个天平,孩子处在父母的天平中间,哪头多了,哪头少了,孩子都会坐不稳。而现在的家庭里,孩子们接受到母亲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孙爱华  林青 《学子》2013,(5):92-94
大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伟人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家庭教育涉及儿童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推动世界的手正是推动摇篮的手,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在深入落实环翠区"爱心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与孩子、与家长的密切接触、沟通、了解,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是保证"爱心行动计划"向纵深推进的有效途径,是切  相似文献   

9.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10.
石礼霞 《山东教育》2020,(10):24-24
刚接手三年级,看到小豪同学个子矮矮的,给人的印象是胆小、老实,看人时眼神怯怯的,说话声音很低,一看就是个不自信的孩子。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豪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母亲又嫁了人,父亲经常出差,平时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11.
父母要自我觉醒和认知,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影响孩子,教育子女,父母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息,要经常反躬自问,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父母与孩子及家庭保持和谐、健康成长的前提.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是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要具备老师的素质和应负的责任.父母更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而不是生硬的"管教"和"必须"式的命令,或一味的溺爱,这样都会伤害孩子.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有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家庭。同样,对于一个人格不够健全的人,我们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矛盾冲突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王燕平 《甘肃教育》2014,(10):24-24
正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儿童最好的教师,他们给予孩子的教育比所有学校教育加起来还要多。"由此可知,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农村家庭中的家长学历普遍较低,所受的教育较  相似文献   

14.
60后人物特写:刘贞华,一位优雅着长大,优雅地教育孩子的高知妈妈。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不仅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还培养了我健康的身心、健全的智力以及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能力。在身体健康方面我的父母认为身体健康是生活和学习、工作的基础。母亲的手很巧,不管什么饭做得都好吃。父亲则会告诉我们什么食物有营养,督促我们不挑食、不偏食。当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孩子,仅仅受到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的爱和教育是不够的。长时期仅仅受到母亲的爱和教育,男孩子容易女性化而阳刚气不足;长时期仅仅受到父亲的爱和教育,女孩子容易男性化而缺少女性的温柔细腻。家庭的教育,父母双方是阴阳契合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是因为它不仅给予孩子知识,同时还要给予孩子心灵方面更多的东西。对血缘、亲情的教育,对来自父母双方的气息和信息,孩子是格外敏感的。单亲的家庭,即使生活再优越,这方面的教育是无法弥补的。双亲的家庭,却常常忽略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父亲,往往在外面闯荡,为事业或名利而奔波…  相似文献   

16.
母亲,且单单是母亲一个人,对小孩子的影响远超过其他任何人、事、物——怀特博士母亲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孩子的早期教育重要,而母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又有着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出生6个月时,因为母亲患病要到外地治疗,就不得已被寄养到外祖父家,并且一养就是10年。回到父母身边后,我再也没能适应这个新环境,对它一直有着别人难以体察的陌生感。由此我痛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母亲,我还是一个艺术院校教文学写作的教师。对于我们这些弄文字的人,面对孩子的语文教育可能是最尴尬的,不止一位同事说他们孩子的语文成绩经常会不及格,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国内一流的作家或编剧。我女儿的语文作业从不要我辅导,因为问也是白问,那些名目繁多的作业题我一道也不明白,而且女儿说,凡是按我说的写的,老师一定会判为错误,在我女儿心目中,我这个大学文学系教师没有半点权威。我女儿有一个习惯:吃饭时一定一手执箸一手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以外:家庭教育在学校以外,家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幼儿开始,父母的每一个举动、行为、与人相处的方法,便成为对孩子的身教。父母在教导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等内容时,特别重视做出这些判断时背后所遵循的原则,即是对子女重要的价值观教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母亲会留在家中养育孩子,孩子会从她们身上学到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