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轴向拉压变形内力》一节,是材料力学教学部分的重点难点内容。搞清楚内力的概念及计算,对本章节及后续章节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内力的概念内力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材料力学四种基本变形时都要对内力进行分析。讲解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物体因外力而变形,材料内部颗粒之间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内力。2、内力是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形式成对出现的。3、不同的外力产生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时的内力称为轴为。4、内力随外力增加而增加,但有一定程充,到达某一极限时就会引起构件破坏,因而内力与构件强度是密切相关的。5、材料力学中内力不同于理论力学中内力的概念。前者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后者则是在讨论物体系统的平衡时,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于物体系统这个整体来说,是内力,但对于某一个物体来说,就属于外力了。二、截面法的运用截面法是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普遍的、基本的方法,各章中均会运用到,因而是重点。用截面法求内力按截开、代替、平衡三个步骤进行。其中第二个步骤即代替的具体过程是: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弃去另一部分,将弃去部分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以截面上的内力(力或力偶)来代替,画出其受...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己对<工程力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高职类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针对<工程力学>中利用截面法求解构件基本变形内力的有关教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看法,并就如何合理、科学地完成这部分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的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N-M的相关曲线基础上,找出了给定截面尺寸、配筋和材料强度的偏压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所承担的数种Mu、Nu组合变化关系,并得出了当同一截面承受多种N、M内力组合时其最不利内力组合方式的确定方法及偏压构件在截面设计时设计图表的绘制,为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正> 一 确定危险截面的意义 由于各构件受力情况不同,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各处所产生的形变不同,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大小也不同。构件在荷载作用遭破坏时一般均在最大应力作用的横截面处,此横截面即为危险截面。 为保证结构安全、经济,所设计的构件在满足强度条件要求下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材料,即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以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因此,确定构件的危险截面处不但可以给我们较核构件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文章在传统内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内力分析方法——刚性屏蔽法,解决了结构的内力分析难的问题。刚性屏蔽法分析思路是:首先确定欲求某截面的内力所在的位置,其次将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用刚性平面屏蔽起来,而后对未屏蔽部分进行变形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6.
1 各章的学习要求 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为重点内容。受弯构件与受压构件部分要求理解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计算的基本假定,熟练掌握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为次重点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为了解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压弯构件没有设置侧向支撑时,在外荷载尚未达到平面内弯曲失稳的临界荷载之前,就可能导致压弯构件发生空间的弯扭失稳,也称平面外弯扭屈曲。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有可能在弹性阶段失稳,在长细比较小等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弹塑性阶段失稳。采用如下假设进行分析:构件为弹性体;发生弯曲与扭转变形时,截面的形状不变;弯曲与扭转变形微小;构件是无缺陷的等截面直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抗弯刚度很大,屈曲前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对弯扭屈曲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1 各章的学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为重点内容。受弯构件与受压构件部分要求理解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计算的基本假定,熟练掌握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为次重点内容。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为了解内容。2 考试的几点说明本学期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内容不超出本复习提要的范  相似文献   

9.
一个数能表示原来实际物体或事件的数量,这个数称为准确数。一个数与原来实际数相近的,这一个数称为实际数的近似数。我们在计数、度量和计算的时候,常常用近似数。一般地,如果A的近似数是a,就记作A≈a(记号“≈”表示近似相等,读作约等于)。近似数的截取方法一般有三种:1.四舍五入法这种方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1)如果去掉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上1;(2)如果去掉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保留部分不变。2.进一法这种方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上  相似文献   

10.
对各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进行分析,正确地做出的内力图是学习材料力学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抓住用截面法求内力的实质,再通过数学演绎,归纳出内力随外力变化的规律,然后经过抽象与简化,得到作内力图的简易作图法.这样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不教之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材料力学的教学中,绘内力图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当构件的受载与变形情况不同时,其内力就不同,绘出的内力图也就不同。轴力图,扭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都是不同的内力图。教材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对不同内力图的画法作了不同的规定,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把这些规定相互混淆。为了攻克这个教学难点,找到一种方便记忆,不易出错的绘图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良林 《文教资料》2005,(5):143-14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是围绕构件适用的基本公式进行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复核也不例外。笔者在教学中所参考的数种教材里,受弯构件各种类型的截面设计如出一辄:关于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和第二类T形截面单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各教材均将受拉钢筋AS分解成AS1和AS2两部分,从而使公式的应用步骤增加,初学者不易接受。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直接围绕基本公式,进行双筋矩形截面梁和第二类T形截面单筋梁的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  相似文献   

13.
现浇砼肋形楼盖主梁属多跨连续梁,其上作用的活荷载在各跨的分布具有可变动性,故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载的最不利分布,分别求出各种荷载分布下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并按荷截叠加其内力相应叠加的原理绘出它的弯矩包络图,再利用砼受弯构件设计理论,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配筋数量,主梁抵抗弯矩图与弯矩包络图关系,并结合砼构件构造要求和施工经验绘出其结构施工图。  相似文献   

14.
工程力学中杆件内力计算的简捷方法是指利用截面左右侧上的外力直接计算内力.根据杆件发生不同的基本变形,可以归纳为:杆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沿杆轴线方向或垂直杆轴线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或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静定平面桁架在进行内力计算时,采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分析,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现浇砼肋形楼盖主梁属多跨连续梁,其上作用的活荷载在各跨的分布具有可变动性,故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载的最不利分布,分别求出各种荷载分布下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并按荷截叠加其内力相应叠加的原理绘出它的弯矩包络图,再利用砼受弯构件设计理论,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配筋数量,主梁抵抗弯矩图与弯矩包络图关系,并结合砼构件构造要求和施工经验绘出其结构施工图。  相似文献   

17.
王华  李志芳  邰燕 《考试周刊》2012,(12):162-163
正确绘制梁的内力图,是正确计算截面应力、变形和对梁进行正确配筋的前提。其绘制方法虽有多种,但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方法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内力图的画法,有待进一步探索。针对"三本"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快速掌握内力图画法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8.
王芳 《中学生物学》2012,28(3):41-42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这部分,在讲到“扦插材料的处理”这个探究时,笔者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具体的做法如下. (1)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课前准备好杨树枝条、小刀、线绳,上课时带来. (2)教师逐一讲解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及原因:包括实验材料保留插条的长度;每段一般保留两个节的原因;插条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的原因;上一个节上的叶片要去掉一部分和下面一个节上的叶片全部去掉并埋入土中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9.
1 期末复习应用力学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 ;第二部分基本构件的弹性静力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首先 ,要弄清楚课程三部分内容的关系。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是后两部分的基础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 ,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 ,第三部分则是学习的难点。其次 ,要了解这三部分内容的特点。我们知道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效应 ) ,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变形效应 )。第一部分中我们不考虑受力物体的变形 ,此时只考虑外力 ,因此 ,这一篇的内容都是讨…  相似文献   

20.
1 期末复习应用力学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 ;第二部分基本构件的弹性静力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首先 ,要弄清楚课程三部分内容的关系。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是后两部分的基础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 ,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 ,第三部分则是学习的难点。其次 ,要了解这三部分内容的特点。我们知道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效应 ) ,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变形效应 )。第一部分中我们不考虑受力物体的变形 ,此时只考虑外力 ,因此这一篇的内容都是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