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补糖对葡萄糖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对于持续性耐力运动是有利的,持续性的运动中补充糖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其机制可能和补糖以后血糖浓度得以维持以及补糖后肌糖原利用的减少以减缓糖原的耗竭有关.为了使血糖浓度能够维持,最好使运动前和运动后中,联合补充一定量的糖.关于对糖和中链甘油三酯同时补充对糖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同时补充可以节约糖,增加脂肪酸利用,以提高运动能力,但运动强度不能过大,一般需低于60%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2.
本尼迪特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主要试剂,它与醛或醛糖反应会生成红黄色沉淀。实验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来检测白梨汁、蛋清液、马铃薯匀浆、洋葱汁和水中的还原糖,发现除了白梨汁显示正常的红黄色沉淀外,其他材料会有橙色、绿色等有趣的颜色出现。就这一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利用设置对照和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法,说明了不同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最终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后颜色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骨骼肌内葡糖糖的摄取和代谢对血糖稳定有重要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运动中一氧化氮(NO)大量生成对骨骼肌摄取葡糖糖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肌肉收缩和摄取葡萄糖与NO的生成、传递联系密切,但相关机制还不明确。文章综述了运动时骨骼肌内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生成和传递的途径及其对运动中骨骼肌摄取葡糖糖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GB/J10786-2006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爆成花后测定其中总糖的含量,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玉米样品情况,对国标中的方法做了适当的修改:先做简单的预示实验得出玉米总糖含量小于9.00mg/ml时,直接用10ml试样与滴定液反应,得出结果为10ml样品中总糖的含量。为总糖含量测定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加拿大早熟禾、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三种草坪草根部不同时期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含量,研究三种草坪草的越冬过程中的生理适应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三种草坪草越冬生理适应性相似。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在11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三种草坪草脯氨酸含量在12月中旬和翌年1月中旬含量最高,随后含量下降,加拿大早熟禾脯氨酸含量最高,草地早熟禾含量最低。三种草坪草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降低。加拿大早熟禾和高羊茅丙二醛含量只有在12月份含量较高,其余时期含量都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草地早熟禾丙二醛含量在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保持一个较高水平。通分析分析比较,加拿大早熟禾和高羊茅抗旱能力高于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6.
糖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糖蛋白中糖链对蛋白质的影响、糖介导的细胞-细胞识别以及糖在植物中的调节作用这三个方面,对糖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的测定马铃薯全粉中还原糖方法—电化学法,并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并且电化学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和补充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大鼠糖脂代谢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并探讨炎症因子TNF-α和IL-6在营养性肥胖所致的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C组)、高脂膳食对照组(H组)、有氧运动组(HE组)、茶多酚组(HT组)和综合干预组(HET组)。C组以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均以高脂饲料饲养;HE组和HET组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HT组和HET组大鼠每周6 D以1 g/kg体重剂量的茶多酚灌胃。8周后测试大鼠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结果:与C组相比,H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血清GLU、TC、TG和FINS显著增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TNF-α和IL-6显著增加;与H组相比,HE组、HT组和HET组大鼠上述指标有所降低,而以HET组降低幅度最为显著。结论:有氧运动和补充茶多酚均可改善高脂膳食引起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且以联合应用有氧运动和补充茶多酚的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最为显著。有氧运动和补充茶多酚对高脂膳食所致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与其抑制脂肪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和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补糖和刺五加对运动后机体糖代谢的调节作用。为此,128只大鼠根据不同的补药方案和取样时间分为16组,比较在运动后不同时点的肌糖原、肝糖原含量以及血糖浓度。结果发现:1)补糖和补刺五加都可以促进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并且两者间有交互作用。2)补糖有利于维持运动后的血糖浓度,刺五加在运动后一定时间表现出升高血糖的作用。3)补糖可以促进运动后肝糖原的恢复,而刺五加则对运动后肝糖原恢复没有影响。同时补充刺五加和糖也没有明显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脾虚大鼠骨骼肌GLUT4和P38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的糖转运和MAPK转导通路中P38活性的影响.通过6周递增大负荷游泳训练,观察过度训练和健脾补糖对胃肠的吸收功能,骨骼肌的糖转运、储备和P38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过度训练脾虚的大鼠的骨骼肌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P38途径虽然被激活.但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和糖储存被低血糖和胰岛素所抑制.因此没有明显改善骨骼肌的肌糖原储备.2)健脾补糖从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能源物质的摄入、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靶点激活了P38,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速度与合成速度均加快,在末次运动后24 h就使肌糖原达到了明显的超量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心理神经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运动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概括了运动、心理应激对NK细胞、白细胞介素、神经肽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以期对运动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系统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8名体育舞蹈女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研究方法:采用膳食史法,对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三餐热量分配不合理,总热能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脂肪摄入偏高,碳水化合物、VA、钙、铁、锌等摄入不足。主要原因是蛋类肉类摄入过多,主分摄入过少所致。建议:调整体育舞蹈女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增加早餐热能摄入比例,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13.
邱建硕 《职大学报》2012,(2):21-25,7
墨家思想中的"权"是一种衡量,但这种衡量并非仅仅是轻重的衡量而已。它是我们在困难处境之中所做的利害衡量,这种利害衡量不仅具有认知的意义,而具有实践的意义。它表达了墨者希望透过最佳行动,将现实状态带到一个有利的、欲想的未来状态。这种衡量不仅是在采取行动之前的一个环节,也是行动中会持续进行的活动,如果行动者希望持续透过更佳的行动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提出了融合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和数学(M)学科的STEAM教育。通过梳理2007年至2020年间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STEAM中英文成果的研究,可对STEAM教育的定义和目的、Art(s)的不同定义、针对艺术教育的不同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归纳和探讨,并总结STEAM教育中A元素的定义及未来教学实践、A元素的未来教学评价方式、STEAM教师的未来角色和STEAM中艺术教育的中文研究方向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空间相关数据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的意义,并对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介绍空间经济计量学的主要概念,研究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的有关模型以及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应用领域.最后,讨论空间经济计量学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刻板印象威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影响刻板印象威胁的因素,并认为可以通过提供正确的观念,塑造有利的环境,丰富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以及个人方面的努力这四个方面来减弱刻板印象威胁的效应。最后,文章对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描述分析了计算机和电子系统故障的一般规律,说明了不同种类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介绍了大型航海模拟器的维修体会,同时简要说明了为便于将来的维修保养,开发新的模拟器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性和光伏发电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介绍最近太阳能电池和光伏发电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情况,并讨论开发太阳能利用产品来发展阳光经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高原地区女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队员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摄入总量不能满足需求,糖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脂肪的摄入量偏高,Ve、VB2、Ca的摄入欠缺,早餐热能不足。建议:按照高原训练的特点和要求,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获取各种营养素,增加早餐的热能摄入比例。同时应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反思逐步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我国也将反思性教学作为一项新的必备技能纳入到教师培养的进程中来。但是只对在职教师进行相关的要求和培养是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反思型教师的需求的,只有同时在未来教师培养模式中纳入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在反思意识与能力方面存在的障碍,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本文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类公共课,对未来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反思型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