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21-222
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所章晓辉研究组、蒲慕明研究组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丹扬教授合作,发现了关于听皮层的调频声音方向选择性形成的突触机制。其博士研究生叶昌泉通过对大鼠初级听皮层的在体膜片钳电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神经科学教授帕万·辛哈给刚出生的儿子头上戴了一个摄像头,随时记录孩子眼里所见到的东西。一些有关儿童生理、行为的科研活动由于难以寻得合适的试验儿童,研究人员纷纷选择自己的亲生儿女作为调查对象。支持者认为,这节省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张香桐先生多年来在发展脑所和生理所工作者与国外科学家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这些友好往来增进了科学家间的友谊,扩大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同行中的影响.促进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组建于1958年,以固体发光及其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开展集成光学、电子学(微波遥感)等方面的研究。现有科技人员506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79人,中级科技人员260人,初级科技人员167人。现有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59人。名誉所长徐叙瑢同志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内外知名的发光学专家、1987年国际发光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在他的指导下,长春物理所培养造就了一批基础扎实,思想敏捷,富于创新的发光学专业人材。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1,(12):29-29
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梅镇彤教授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批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之一,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梅教授长期致力于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编《中国神经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她领导的“脑与行为”研究组承担着国家科委攀登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富含神经节苷脂的脑力键系列产品是梅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组多年来呕心沥血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研究所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合并而成的。当时有7个研究室。我国真菌学的奠基人、植物病理学家戴芳澜教授任所长。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微生物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设有真菌分类、细菌分类、病毒学、生理生态学、微生物代谢、酶学、遗传学、菌种保藏等8个研究室和一个具有80年代设备的发酵工程中试工厂,1984年成立了微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全所现有职工552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一个从事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专业研究单位。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硅酸盐研究室,1960年3月单独建所。现任所长郭景坤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化学家严东生教授为名誉所长。该所现有10个研究室,4 个技术室及情报研究室,还有1个综合工厂和1个中试基地。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解决新技术所需要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人工晶体、特种玻璃及非晶态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中国科学院的神经科学研究 ,推动中国神经科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1 999年 1 1月 2 7日在原上海脑研究所基础上正式成立。神经科学 (或称脑科学 )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综合研究脑的正常功能和脑疾病机制的一门新兴科学 ,其研究对揭开脑功能的奥秘和认识人类自我、防治神经系统疾患以及开发智力等都有重大意义。神经科学研究所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员之一 ,也是中国科学院探索研究所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试点。中国科学院聘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教授蒲慕明担任首任所长 ,在国内首开由外籍专家担任所长之先…  相似文献   

9.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东方所名誉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新华 《金秋科苑》2009,(5):21-21
神经科学教授帕万·辛哈给刚出生的儿子头上戴了一个摄像头,随时记录孩子眼里所见到的东西。一些有关儿童生理、行为的科研活动由于难以寻得合适的试验儿童,研究人员纷纷选择自己的亲生儿女作为调查对象。 支持者认为,这节省了研究经费、避免了纠纷。而反对者则怀疑这样做可能影响结果的客观性,伤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甚至危及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成为神经科学和免疫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和共同热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不断推动神经科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均衡协调发展。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299期双清论坛“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的研讨成果,本文聚焦国内科学家在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神经—免疫互作的途径与机制”“系统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神经—免疫互作与疾病”“类淋巴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功能”和“神经—免疫互作研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五个方面总结重要成果和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为促进我国神经免疫学研究的进步,科研工作者在凝练科学问题时应坚持“四个面向”特别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研资助机构有必要前瞻性布局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鼓励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以助力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应睐教授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几十年来,他为在中国大地上构建生命化学的大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4.
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脑研究的现状,10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今后10 年的发展趋势, 以及国内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已有基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和国家其他科技领域 的经费资助,结合国内对神经科学的急迫需求,提出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及优先发展方向的 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对下列问题的研究:(1)神经信息的传递、加工、整合和调控,(2) 神经系统的发育、退变、再生和修复,(3)脑的复杂性及学习记忆、意识、认知机制,(4 )包括药物成瘾在内的精神疾患的发生机制及新的干预机制,(5)神经内分泌免疫网 络及其病理生理意义,(6)一些与神经科学有关的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57年来生化所工作,从师王应睐所长,1960—1963年在著名的核酸专家王德宝教授指导下当研究生,198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Roche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半.除生化所工作外,还兼任南开大学等学校教授.在核酸及其有关领域已研究了30多年,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英文文章近40篇,有2篇被选入世界名著《酶学方法》.所得的成果获得一等二等三等奖总共10多次.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看科幻片,那神奇的机器人的形象至今记忆如新.我们都希望在某个时候,机器人也能够拥有象人类一样灵巧的手.如今,这个理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变胞机构的发明,使机器人的手能够自由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变胞机构理论的创始人,天津大学中英欧机构学与机器人学中心(SEMAR)主任戴建生教授. 戴建生教授长期从事机构学及机器人学研究工作,研究变胞机构和可重构机构的工作.他开辟了国际机构学和机器人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在机构学及机器人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机构学和机器人学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走进神奇的变胞世界 变胞机构是戴建生教授于1998年首次提出的,目前已成为机构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999年,戴建生教授与张启先院士一起将变胞机构的研究引入中国.二人借鉴生物学中细胞组合,变形和再生的类似现象,将其中文名称命名为"变胞机构".经过国内外机构学者十余年的研究,变胞机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辟了机构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机构的可重构性,并衍伸到可重构机器人,变胞机构学成为了机构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形成了变胞机构学的理论体系,变胞机构的实际应用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研究地球两极的科研机构,其名誉所长董兆乾是个老南极人,更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出生于1940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196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因成绩优秀进入国家海洋局工作,专攻物理海洋学。1979年12月18日一大早,董兆乾所在的海洋二所海洋物理  相似文献   

18.
朱继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后留校任教。任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朱继懋长期从事潜艇、潜水器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是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创建了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下工程学科方向,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底管线埋设等重大工程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已86岁高龄的邓子基教授,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国家重点财政学科总学术带头人、厦大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务。邓子基教授著作宏富,德高望重。60年来,他在财经科研和教育领域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从事学术活动。博采众长,富于创新,著书丰厚,成果斐然,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财经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钟世镇,中国工程院院士,1925年出生,广东五华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从事大体解剖学专业,师从叶鹿鸣、何光篪教授,担任过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和“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