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形式美的层次定位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物深层的和谐质在张力与聚力的自由结合与有机匹配中构成。张力为丰富性、个性、差异性、变化性、聚力为目的性、共同性、统一性、稳定性。低层次形式美,聚力强,张力无;中间层次形式美,聚力远远大于张力;高层次形式美,聚力、张力平衡。  相似文献   

2.
高连旺 《天津教育》2014,(23):36-37
一、和美教育的提出 我校是地处宝坻大洼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多。学校硬件薄弱,资金短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再上新台阶,这需要以和聚力;教师人员紧缺,同样要开齐开足课程,需要教师以和聚力;教师年龄大,思想不够前卫,不能勇敢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间需要相互帮助,同样要以和聚力;学生家长知识少,思想觉悟不够开阔,教育学生简单粗暴经验少,方法不多,这也需要以和聚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所谓六力,就是聚力文化、给力课程、张力课堂、魅力老师、活力学生、助力评价。幼儿教育需要六力,课程需要六力,有了六力,幼儿才会快乐地学,给幼儿的学习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4.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必须营建环境,增强渗透的张力;加强沟通,增强渗透的引力;开拓创新,增强渗透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认知张力优化课堂教学文/田国生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现代哲学认识论正切开新的视角探讨认知的两极性(主体性、客体性)及其张力。我们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认知活动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所谓“张力”,实际上是一种拉力,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间所能承...  相似文献   

6.
文本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不仅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依据与现实依据,而且有着符合其自身发展要求的客观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理论维度,体现为文本与意义之间共时性的和历时性的理解张力以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实践张力;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为我们缓解理解张力与实践张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层面而言,素质的本质是力,即能对本体心理及行为产生良性作用的一切内在因素。学习作为提升素质的有效手段,即学生接受外在之“力”以充实乃至重塑自身的过程。外在之“力”有多种表现。譬如微观知识点的信息性;宏观知识结构的价值性;形象感知的生动性;深刻内蕴的震撼性;传播者精神、人格的崇高性;传播方式、手段的有效性;群体集成的共鸣性;个体饥渴的压迫性,以及知识要点、课堂状态下的真善美与活跃氛围,俱是力的征象。因此,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确立强力目标,维持畅通无阻的流程,真正使力量渗透到学生的心坎。  相似文献   

8.
宇宙是一个全息,全息形态的形成靠场来实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全息子场,它由教师场、学生场、教学媒体场、教学情境场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靠场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一要注重场力的充分发挥,充分民掘各场的场能;二要提高场力内化的能力,疏通场力通道,激活各场内在张力;三要注意场的层级性,寻找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场的最佳交汇点,以产生强烈的场共震效应。在语文教学理论实施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究学习的磁场呢?本文主要从巧设问题,聚心合力;大胆放手,合作聚力;形式多样,活动张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管理诉讼集中体现了大学治理中的各类张力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梳理20年来司法大数据中的相关案例可以发现,司法权通过受案范围和关联行为实体审查的动态调整介入了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并呈现持续扩张的趋势;而高校显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妥协与退让的应对措施形成了司法权与高校自治间张力状态的非结构化失衡。因此,在确立高校治理与司法权、学生权利的张力平衡理念的同时,应构建合理的回应性机制;除立法上应改变规范性法源缺失的现状外,司法上需拿捏好合法审查的强度,保持适度司法谦抑和对大学自治的适度尊让;高校治理要实现从治理主体到治理规则的应对性变构,以充分保障自身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世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改革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主要受五对张力的拉动: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主体性教育观;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生态伦理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个性发展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观、生态伦理观、个性发展观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应该为师生的幸福生活创造可能。在追寻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松陵一中在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于学校日常工作中,引入聚力文化、给力课程、魅力教师、活力学生、张力课堂和助力评价的"六力"理念,努力以"六力"为支撑,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  相似文献   

13.
校园环境建设应在形式美感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上做文章,因为形式美感与当代学生对形式美的追求存在着高度的默契性。在具体的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形式美感理念的贯彻与渗透,应与主体性、功能审美性、整体和谐性等原则相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美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论义理作为范型具有很大根本性、融通性和辩证性之特征。就其根本性而言,它是人化和物化之统一;就其融通性而言,各种学科都与它相互关联;就其辩证性而言,内在的矛盾和张力使得它至今仍然具有生机。人价值和科学化都具有实实在在的义理,建构这种义理目前正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就“张力”一词的词义而言,张是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力意即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的力。就一般物体而言,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下普遍具有张力。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作为一个动态的课型实体来考察,不难发现它也像一般物体一样具有张力。就整合课本身来讲,也只有具备一定的张力,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得心应手,使学生的学习有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多重右螺旋圆筒结构是张力完整性结构中与动物自然演变而成的骨形状、构造及功能相近的模型。在右螺旋圆筒张力完整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从骨单元的力学性能出发,研究了骨单元张力完整性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及其构成要素。由于骨基质构成的同一性,可以将骨组织看成由若干个n阶多重右螺旋圆筒张力完整性结构的组合;而骨基质的多样性,则决定张力完整性结构的组成单元的数量和组合方式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正>"聚力文化、给力课程、张力课堂、魅力老师、活力学生、助力评价"是我区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并确定了这"六力"是打造"快乐学校"的教育发展策略.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一线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要在行动上去尝试,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通过有效而富有张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活力.而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有高质量的"创设".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策划的"创设",对于理解新  相似文献   

18.
汉字与中国画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汉字构形与中国绘画具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起源于自然,表现于生活;造型突出特征,追求形式美;注重“神”似,创造旷远意境;表现虚实、黑白、阴阳,折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理念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的情感思想显得酣畅、深远,充满内在的张力。诗歌的张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忧惧与狂欢,挚情与阴影,客游与愁绪。这些内容蕴涵着既亲密又紧张的情思,它们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发性,为《古诗十九首》带来了恒久的召唤力。《古诗十九首》的典范意义之一,或许正在于它对充满张力的情思的抒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感性"不仅有其内在张力——能动性(即"努斯")和受动性(即"逻各斯"),还与犹太基督宗教的"神性"形成一对外在的张力。这一张力表现为人与神的背离、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实则彰显了人性与神性的合力、人义与神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