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2008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同时提出了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总量的30%,根据考核结果来重新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这是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是尊师重教的又一重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大部分省、市随之纷纷出台了有关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的制度和具体方案。到2009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基本上都拿到了绩效工资。  相似文献   

2.
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适当拉开差距”既是国家对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价值引领,也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本质属性。如果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没有差异或差异非常小.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务院部署,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近年来的共同努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是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绩效工资的分配导向,事关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市级层面系统构建奖励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要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需要通过绩效工资分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地方本科院校绩效工资改革中要紧扣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特征,明确了奖励性绩效分配的问题,以及强化学校统筹、匹配分类管理、应用考核结果和简化分配办法的基本思路。以与国家、省有关的人事管理政策为依据,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地方本科院校按岗位、重实绩、多劳多得、鼓励创新的基础性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结构与发放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绩效工资的实施提高了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但是目前教师对绩效工资实施的满意度并不太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要促进教师、学生和谐发展,在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应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幸福指数,实现全校员工同工同酬、优绩优酬,过程与结果并重,并与发展性评价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绩效工资的实施提高了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但是目前教师对绩效工资实施的满意度并不太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要促进教师、学生和谐发展,在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应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幸福指数,实现全校员工同工同酬、优绩优酬,过程与结果并重,并与发展性评价相融合。  相似文献   

7.
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发放才能真正起到调动积极性、鼓励高绩效呢?分配差距怎样才算“适当”呢?假如我是“陈校长”,我的看法是:分配差距拉得大一点才能调动教工积极性、鼓励高绩效,才能算“适当”。  相似文献   

8.
校长在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制定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如何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真正体现绩效两字,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认真把握30%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不搞平均主义,不吃大锅饭,充分体现激励功能;30%奖励性工资必须根据绩效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自2009年1月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激励效果欠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否提高与教师所在城市、职务、职称、教龄不相关,与教师所在区域、工资收入、绩效考核办法是否存在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满意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感、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满意度、工作快乐度、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差距大小等因素紧密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存在区域差距、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效价较低、外在奖励挤出内在动机、绩效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凸显形式主义以及两种去激励的分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报记者从教育部有关部门获悉,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制定出台了本省(区、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县(市、区)及学校正着手制订绩效考核具体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照规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将在绩效考核后按学期或学年发放。  相似文献   

12.
校长在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制定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如何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真正体现"绩效"两字,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兑现教师绩效工资,是依法治国、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兑现绩效工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件大好事,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应该把这件好事办好。按照“大保障、小激励”的总原则,70%的基础部分与工资一起发放到教师的工资卡上,30%的奖励部分打包到学校,由学校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劳不得”的原则进行再分配。对很多校长来讲,这个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校长们既想用奖励性绩效工资作为杠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又有很多顾虑,归纳起来为“过五关”: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工作人员41万余人,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近40%,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37.7万人,占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总数的91.7%。截至2009年10月1口,江西省9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已基本落实到位。江西省认真把握30%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不搞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绩效工资方案出台的过程中,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因上级部门指导具体较好操作,可由学校制订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由于利益的驱动、认识的不同和方案本身的不合理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如果不去认真倾听这些不同的声音,肯定会影响到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温江区,多渠道筹措经费,在去年全面兑现义务教育学校各类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后,又于2010年1月兑现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温江区一样,四川省2009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含离退休生活补贴)已全部兑现到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大多数地方目前已兑现到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某学院基础部绩效工资的分配问题.首先根据团队的业绩,将绩效工资分配给基础部内的各个团队;然后根据个人业绩,将绩效工资在各个团队内进行完全的分配;最后总结了基于AHP的高校绩效工资分配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科 《贵州教育》2011,(19):13-15
个人的拙见,仅供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不妥之处敬请多多包涵。 思考一:学校亟待制定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实施绩效工资是学校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的重要改革。受现行的评价机制和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学校内部人员间、学科间的结构性矛盾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多而复杂,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在对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高中学校要立足整体效益观、全面发展观、价值文化观来实施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20.
实施绩效工资是学校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的重要改革。受现行的评价机制和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学校内部人员间、学科间的结构性矛盾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多而复杂,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在对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高中学校要立足整体效益观、全面发展观、价值文化观来实施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