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29):171-172
小说《喜福会》作者是美国华裔人谭恩美,她生活在两种文化中,真实经历体验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矛盾与融合,作者重点描写了移民母亲与美国女儿间的冲突及最后的沟通、理解,从描写故事中阐述了中美文化存在矛盾对立,但又存在文化间沟通交流最后达到融合的可能性及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苏青的城乡叙事异常独特,她和她的小说人物浮游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认同乡下人身份又对乡村十足的厌恶和弃绝,渴望都市又自觉疏离于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独特的游走姿态,不仅赋予苏青文字世界独有的艺术质素,奠定了苏青文字的思想意蕴,而且给文化转型期的人们提供了关于生存选择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她是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文化评论家;她是两次战胜癌症的斗士;她是巧妙游走在时尚与文学之间曾经饱受争议的美人作家;她是十数次进入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只为给那里被围困的人排演一部话剧的理想主义者……她就是苏珊·桑塔格,一个这世上最独特的女性偶像。躲在地洞中的小女孩194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这是一个干旱而又苍朴的地方,燥热的风掠过沙漠中高大的仙人掌,将沙  相似文献   

4.
周晓枫的散文流露出较为鲜明的宗教情怀。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宗教情怀具有基督教色彩。不过,她常常在"宁可信其有"的思想基础上,用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析宗教,而不是以灵魂皈依的方式来信仰宗教。同时,周晓枫又对此世生活表现出充分的肯定。她的散文真实地展示了一个在宗教情怀和此世生活所形成的张力之间游走的、充满矛盾的灵魂,在主题探索方面为新潮散文开辟出了一片独特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乡矛盾与冲突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尤为频繁和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城乡之间的冲突,缓解市民与村民的矛盾是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理性看待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的心理差异;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乡村的原生态文明;在切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从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体层面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及"社会断裂"造成的矛盾与失衡,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凌叔华以独特的书写姿态,占据了一席之地。她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对新式女性和旧式闺秀群像的描写,成为她文学作品中的闪光点,除了活跃于家庭空间的新旧式女性之外,留学生也成为她书写的对象。短篇小说《异国》从中国留学生与日本人互相的想象差异出发,作为留学生的蕙在封建文化与现代性体验下遭遇生存困境,在逃离与复归中游走的同时也反映出凌叔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困境,《异国》表面写的是"娜拉走后怎样",实则让人去思考的是"娜拉回来后又会怎样",呈现出留学生"孤独"的情感体验与夹缝中人物"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美国本土裔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踩影游戏》描写了当代印第安女性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家庭中的觉醒和抗争。小说呈现了不同形式的异质空间,在文化异质空间的镜像审视下,印第安女性摆脱双重"他者"身份束缚,游走在真实和虚幻的异质空间,探索个人生存之路。同时,对身处主流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夹缝中创作的厄德里克而言,这个亦真亦幻的"中间地带"也是她所追寻的文学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作为新移民文学的领军人物,海外移民的身份和自由穿梭的空间距离使她更理性、更冷静地审视东西文化,其作品一方面对异域的西方文化进行审视,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故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这种在异域与本土之间游走的状态体现了她对文化的双向审视态度。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文坛,迟子建以描写东北故乡著称,她笔下乡村世界所展露出的那一派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与温情朴质的人性风景,使她的创作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评论界也因此将她的创作认定为"证美"小说.本人却认为其创作在表现人性美人性善与田园牧歌景象的外在表象下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并以其近作《疯人院的小磨盘》为例,分析了她的这种矛盾与困惑.由此,发现迟子建作为一位带有唯美倾向的审美主义者与现代人文知识分子这两重文化身份之间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男女都一样"和"女人味"是新中国诞生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的时代语言,集中体现了这两个时期的性别文化特点.这两种文化价值导向上的分歧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冲突既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家庭教育目标相矛盾,也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中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对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潜伏于"无性别"的幼儿至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会明朗化,造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成才进程出现徘徊、停滞甚至逆转.为促进女大学生成才,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中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性视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1.
冈·碧桂玏是塞内加尔当代特立独行且颇受争议的女小说家.她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到欧洲求学时的种种经历与心理体验,她和西方文化格格不入并对之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她深情缅怀非洲文化传统,并最终回归到塞内加尔,无原则地拥抱非洲文化和传统,认为在这里才找到了她的心灵安顿之所和文化之根.不过,作者也对日益"去圣化"的非洲传统表现出很大的困惑,认为这是西方殖民文化入侵的结果.她还审视了非洲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总之,她对西方文化和非洲文化的认识都显得矛盾而混乱,也正是这种矛盾和混乱才使她的小说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游走徘徊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身处"城乡交叉地带"的"边缘人"的苦痛在于:他们在人生道路的艰难抉择以及在现实的强压下向上流动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这一庞大群体既被乡村抛弃,又遭城市排斥的命运际遇的描写,成为了近几年乡土小说作家关注的焦点,并为之呐喊,为之鸣不平。文章从自我认同的危机,农民与城里人的冲突;文化价值的创伤,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碰撞;爱情婚姻抉择的痛苦,梦想与现实的交锋;人生道路的无奈,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落差等四个方面对"边缘人"的苦痛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沈从文作品的核心,沈从文研究的意义都是建立在对"边城"的不同阐释上,抛开文化意义上的有意拔高,从沈从文自身的经历和真实心态着眼,"边城"就是"城边",沈从文既不是"乡下人",也做不了"城里人",而只是一个游走于城乡之间的边城人,这种边缘人的心态其实才是沈从文研究中所谓城乡对立,或在更高层面上的传统与现代对立的真正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商州"厚重的汉文化传统,贾平凹在《高老庄》"含蓄"与"含混"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成功地构建出了一个个神秘的文化意象。《高老庄》中的神秘文化意象:形而下,呈现出的是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形而上,蕴藉的却是作者在"文化寻根"的道路上反思文化的又一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5.
刘婕 《文教资料》2007,(12):71-72
异军突起的女作家盛可以以其独特的写作风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在她的作品中,游走着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试以《水乳》、《火宅》两部典型作品为例比较分析盛可以创作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独来独往的马"大侠" 这位马"大侠"就是来自波兰的留学生马雅.她高高瘦瘦的个子,常喜欢一个人背着包在中国各地旅游,或是在我们这座小城里四处游走,因此得了个"大侠"的雅称.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文化,与更多的中国人交朋友是马雅来中国的目的之一.课外时间或节假日,她要做的事除了旅游,还是旅游.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现实生活背景决定其文学创作执着于中国乡村的变迁,关注与思考乡土文化的意义以及命运。《极花》是其乡土小说又一个高峰,更是他无法调解城乡文化矛盾与冲突最痛苦的"郁结"之作。作者通过圪梁村人、事、物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密集性的记录,将读者视野聚焦于拐卖妇女事件的背后,反思在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在城市文明成为当代社会主导文化的社会语境下,揭示了城乡二元文化的对立与冲突,表达他对城市文明挤压、侵蚀下的乡土文明凋敝、没落甚至走向毁灭的担忧,更表现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审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矛盾、冲突交织的困境中,思索个人、农村乃至历史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许美德教授试图通过文化的角度来获得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性认识。她借助韦伯的“理想型”,抽离出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一对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差异。她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大学百年来在两种文化下经历的冲突、借鉴和融合。最后,她期望中国大学在吸收这一百年来调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与冲突的成功经验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真正的中国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发展的文化方向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最终出路。目前,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文化路向上,有"农村教育乡土化""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倾向,这两种争议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陷入内卷化局面。因此,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必须保持其正确路径才能凸显其本质,即在发展中充分认知到城乡文化差异、凸显农村教育发展的文化自主选择和在文化自觉上保持教育城乡一体化诉求。  相似文献   

20.
不同国家民族的自我想象与自我认同,总是在与特定他者形成的镜像关系中完成的。对于外语学习者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是游走在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孤独者。他们的自我认同在另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如何不断重塑,实现跨越两种文化的转化和升华?在中国,从早期的行为中心知识中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到培养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人,跨文化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