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的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否则,“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之类的教育倡导,便有些可疑。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  相似文献   

3.
臧学民 《湖南教育》2005,(19):19-19
在我读到下面这段话以前,“教研”在我的意识里是神秘而遥远的——“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摘自刘良华《一个课程关键词: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文中对“叙事研究”的阐述,帮我揭开了“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我在“叙事”中走近“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否则,“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之类的教育倡导,便有些可疑。读罢此文,有一种莫名的舒畅,有结痂脱落的快感,更有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教育深度叙事即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成为“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便利而有效途径。对于一线中小学教师来说,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而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与教师日常工作具有天然而密切的联系,能切实触及到教师真正的教育生活、实践本身,于是这种以撰写教育故事为特征的教育深度叙事一经提倡,就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的积极而热烈的响应,可以说已形成了“教育故事热”。  相似文献   

8.
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成为“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被视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教育叙事、教育故事与教师日常工作所具有的天然而密切的联系.使叙事的研究真正触及到教师真正的教育生活、实践本身.但是,由于对这种教育叙事乍一接触感到亲切而带来的囿于感性的热情.由于对教育叙事缺乏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和驾驭.由于对叙事材料缺少理论的关照或理论上的准备先天不足.使得教育叙事即教育故事的撰写陷入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师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专业或职业被确认,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只有不断趋于专业化,才有可能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成为一名称职的职校教师。而笔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等职校教师的在职教育须以校本培养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丁钢 《早期教育》2005,(2):i002-i002
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界似乎对叙事研究情有独钟,许多教师很热衷于“讲故事”,以致于原本“沉默”的教师在理论界面前发出了“讲自己故事”的呼吁。“让教师的声音被人们听到”,这一点正是教育叙事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显然是对教育叙事实验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并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  相似文献   

11.
1 申报课题的缘由 长期以来,我们不能否认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的无形的屏障.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专利,只有教育理论工作者才能做教育研究,也只有他们做的研究才称得上是教育研究.这样一来,一线教师退避三舍,教育理论工作者掌握着教育理论的话语权;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生活的实践者和情境的体验者,只能停留于教育实践的操作层面,无缘涉足教育理论研究的圣地.庆幸的是,近来一种新的教育行动研究方式——“教学叙事”逐渐走进中小学.它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恰好我在浙师大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接触了不少新的教育理论,其中就有关于叙事研究的,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2.
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偏向并倚重定量研究的方法,甚至将定量与“科学”直接划等号,似乎惟有定量的才是科学的。实际上,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研究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就是一种适合于教育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在这方面有所介绍、探索和研究。其中,陈向明女士关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专著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贡献;《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也于近年开辟专栏推介有关教师叙事研究方面的成果。下面试对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成为研究者”作为一个有号召力的口号在教育领域广为传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很难将教育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际中的。然而,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还面临着几太障碍,如果我们对这些障碍缺乏清醒的认知并听其自然的话,教师成为研究者之理想就无法成为现实。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些障碍加以分析,并试图提出突破这些障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翁炳煌 《小学校长》2006,(3):25-26,8
新课程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科研素养”,为此,许多学校纷纷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这让一些学校尝到了甜头,尤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我们的中小学老师敢于揭开教育研究头上神秘的面纱,使其从高高的学术殿堂走进了广阔的学校课堂。但是,在教科研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许多农村中小学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甚至是“应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华忠 《宣武教育》2006,(11):44-44
周建国在《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7期上撰文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教科研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变革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遗憾地发现各级科研机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检查监督多,参与研究、强化服务少,俨然摆出专家的“阔架子”;很多学校和教师心态浮躁,企图以教育科研为“灵丹妙药”,立马改变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校本教研制度的确立也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制度保证。在学校倡导校本教研的时候,叙事研究成为了一线教师所青睐的一种“平民研究方式”,有的人认为,“叙事研究”,只是一种研究方式或研究方法而已,然而,笔者觉得,“叙事研究”也是一种研究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兴起为教师在思考中生存,在生存中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叙事研究的兴起正逐渐在改变着教师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和生存方式,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走向的逐步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中小学教师了解和运用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这种研究方法一经宣传和推介,就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的共鸣,得到了他们积极、热烈的响应。现在一些学校把教育叙事作为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的经常而重要的方式,不少教育期刊也设有教育叙事方面的栏目。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正在成为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育叙事中认识、理解教育,增强教育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其特点是边做边研究,情景性和操作性特别强。因此,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师走入仅凭经验进行“实干”的误区。一旦科研部门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教师们又易犯削足适履、扭曲原有教学行为以迎合上级意图的毛病;受到挫折后,一些教师便对教育科研丧失信心,采取“做秀”的策略,应付有关部门的阶段检测和结题验收。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我根据自己当中小学教师和在教科所积累的课题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叙事”则是教师呈现研究成果乃至穿透教学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让教师从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中汲取教育的诗情。本文就是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时空中发生的各种有意义的亨件及场景,阐释了身处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领悟出来的各种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种新的教育行动研究方式——“教育叙事”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并在教师中间呈流行之势,俨然已成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深入认识这一研究方法有利于在研究中推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