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2.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隐性情感分层 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无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也不会调动起来.把学生恰当地放置在他接受的情感层内,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出学习潜能.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更高的期待,使他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也积极和教师一起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于中等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很关注他们并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学生,也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是具有内在的学习潜能的,而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内在的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情感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在开放的情景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本文将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过程。它的开设和探索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到底是什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实际”,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刘慧捧 《阅读与鉴赏》2007,(9):30-30,27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创新思维的学科,而以学生为主体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展潜能,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1.
朱小记 《成才之路》2010,(26):48-48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贯彻新教育理念的载体。理论和实践证明,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则会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所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重情感教育 引学生健康成长淮南市二十四中金克丽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以情感人是缩短师生之间距离,化解师生之间隔膜的催化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对学生充...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中学文科》2006,(11):14-1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拟就语文研究性学习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作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人本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潜能,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情感和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内部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并且融人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起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该怎样做?教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突破?如何在评价方法上有所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用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宽容的学习环境。必要  相似文献   

16.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应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说话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亲切、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探究与满足中学习,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适用性和范围主要是指在活动课程中所进行的一些课题研究活动。为了尝试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引进对教材和课文的学习,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五段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课内,立足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开发和学生的自主性探求,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一)定向。定向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明研究方向,建立问题情境。研究的问题,应针对课文中主要的思想艺术倾向或蕴涵创新因子的内容。对学生而言,这些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万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以“圆锥曲线”中研究性学习为例,谈一谈本人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的,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秀华 《考试周刊》2013,(33):63-64
新课标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探究机会;搭建互动平台,挖掘学生潜能;营造和谐氛围,开拓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说过:“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新和创造。”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个性化人格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让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一,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改革教学观念、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是平等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