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西方美学由于都受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其思想性质大体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美学又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东方和西方两大美学思想系统,在世界美学史上争奇斗艳,竞放异彩。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它的发展有一整套完善的美学理念,这种美学理念影响并指导着中西传统绘画的发展与创新.而中西传统绘画美学由于中西方在思想源流、文化内涵、技巧方法上的不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绘画美学客观的比较分析,对加强绘画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西方绘画美学比较体系的建构也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西方民族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先生这一代美学家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前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相互影响、逐步交汇的特殊时代。在这期间产生的各种美学思想,必然呈现出与传统美学极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同时,由于英语教学的加强,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也在接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想。中西方文化思想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更多差异。因此,从中国国学经典的视角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饮食观念方面、父母与子女关系方面和诚信方面对中西方文化思想进行对比,并提出了两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有效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定的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社会与文化是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交流和合作,文化方面的交融也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社会礼仪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不断进行着经济或文化上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民族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国家与民族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本文以194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乱世佳人》为例,谈谈东西方关于宗教、价值观、种族倾向的差异。希望对他国文化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刘宓庆教授在经过长期针对中西方美学大家的理论和作品的研究和比读后,总结出了中西方美学的诸多重要差异.他认为:"中国美学家的美学追问和召唤始终没有离开老庄的自然为美和维根斯坦所说的‘生活的形式’";"中国人总是努力将美直感化、直觉化、使之融笔生活、融笔自然、尤其是融入自我……这种美感直觉  相似文献   

8.
于韵佳 《山东教育》2020,(3):114-115
作为中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美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而奋斗。他开创性地将西方先进的美学思想引入中国,打破了人们封闭而陈旧的审美观,架起了一座中西方美学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桥梁,因此人们更为关注他在美学方面的成就,却忽视了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和谐思想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贯穿于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形态和发展之中。分析中西方审美教育和谐思想特点,比较二者在美育价值追求、功能及审美形态上的差异,对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中西方美育的异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拥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方思维方式、道德观、时间观念、隐私权方面的差异和中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应该充分发挥中西文化独特的优势,找到互通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而西方一直是有美有学。其实,无论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更替、时代推移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优良传统,而且要借鉴全球的美学思想,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做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现代文艺美学的角度评析了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和《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的主要观点,较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了《读法》所提出的有关小说的艺术虚构、典型性格、创作手法,以及戏曲艺术的主要人物形象地位、“有无”等艺术辩证手法等文艺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金圣叹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对小说美学和戏曲美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培养中学生的语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教师在讲授学作品时,要注意使用优美的语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审美意境;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美;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体味作品中美的内涵。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比较高的审美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14.
西方意象派诗歌发现了中国诗学、诗歌的独特内容和表现方式,并在学习中创作出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中国的读者、研究者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诗学理论去欣赏和研究这一流派的经典作品,感悟和谐、广阔的意境空间,以寻求中西诗学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论注重观照审美主体在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及艺术转化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无论形而下层面的感兴而作、“神与物游”,还是形而上层面寻求“观道”、追求“天人合一”,这种对主体精神的外化和超越显示出异于西方论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中西美学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感发生论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移我情"是构成我们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西方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心理的消极条件;中国古典美学里的"静照"是容纳了生命运动内容的美学范畴,不像西方"静观"理论那样绝对强调与世隔绝。宗白华的中西美感发生论比较留给后人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和中国美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士夫"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历代知识分子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人画"理论体系。上溯唐代,从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和艺术批评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时人对"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观念的关注,也充分预示了"文人画"在审美倾向和创作实践上将对未来的中国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而对于意境理论,从古到今都有许多大家深入而精辟地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章也将尝试通过对意境特征的结构解析,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谈谈文学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平面空间的创造,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传统及人画家们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它虽不符合西方透视学的科学性原理,但却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达到了既观物又观我的完美和谐。它的这种表现方法,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艺术意志”选择下的“以大观小”,“计白当黑”及以书入画的合理性与艺术表现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参照西方焦点透视的相对静止的创作思维与艺术审美模式之余,更展示出它的极灵活、极富运动感的,以体现宇宙生命之道的人关怀的独特价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