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襄樊方言中,“给”字有如下用法:“给1”:动词,表示“给予”、“致使”、“容许”等义;“给2”:介词,引出施事表示被动,也可用“叫、让”;“给3”:介词,引出受事,表示处置,也可用“叫(教)”;“给4”:介词,引出对象;“给5”:助词。襄樊方言的“给”在历史上是有其来源的。通过比较襄樊方言和周边方言的标记词分布特点,可以大致确定襄樊方言的分区类型。  相似文献   

2.
晋江话有五个被动标记“乞、度、传、与、献”。与其他闽南方言不同的是,“乞”既能用于长被动句,也能用于短被动句。“乞”被动句的VP在体标记、补语、动宾、否定等方面与普通话有一些差异,而语义与普通话的“被”相似。其他四个被动标记只能用于短被动句。“度”、“与”是方言变体,时间层次早于“乞”。“与”没有漳州、厦门的双宾用法。“献”能用于双宾和被动。  相似文献   

3.
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越来越多,“被”字句出现了新的用法而其他表被动的形式却没有这种用法“,被”字句的这种用法已不仅仅表示被动,它还有语用上的特殊含义。本文将从被动句和“被”字句的发展“,被”与“叫”“、让”“、给”的对比“,被”字句新用法的语用价值等角度分析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以及其他标志词没有出现这种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句容方言的"把"字被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句容方言标记被动句—“把”字句,重点介绍“把”字被动句的句法格式、结构特点、语义特点以及被动标记来源。  相似文献   

5.
宋淑琴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42-143
湘阴方言的“把”字句表示“被动”、“给予”、“处置”、“役使”,构成被动句、双宾句、处置句、兼语句几种用法,不同的“把”字句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把”字的同现现象的用法进行了深度描写。  相似文献   

6.
万荣方言的比较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荣方言的比较句分平比句、差比句、渐进比句和极比句四种。具体格式有“比较项1 连/和 E较项2 一样/一般 W”、“比较项1 赶 比较项2 W”、“比较项1 不胜(不照) 比较项2 W”、“比较项2 比较项1 最 W”等21种。“赶”作比较词,在山西南部比较常见,成都也有这种用法;“不胜”作不及式中的比较词。山西南部以及东南部的一些点以及山东西部和西南部也比较常见。万荣方言“赶”字比较句有逐渐萎缩,最终被“比”字句取代的趋势。万荣方言的比较句在北方官话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在许昌方言中,“让”既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以表示处置,其中表示处置的用法目前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文献资料里尚未发现。“让”在许昌方言中做处置标记基本类似于普通话的“把”,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处置用法的形成一方面受普通话中使令动词“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爱许昌方言另一处置标记“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呜县马头壮语有标记被动句的主要标记词有“ham”、“r3a:i2”、“ted”、“treks”、“dai3”,这些标记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有些时候不能,视情况而定。着重对武鸣县马头壮语带有标记词被动句的结构类型和语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彝语被动句大体有屈折形态和分析形式两大类。一些彝语方言通过屈折形态来表示主动被动,凉山彝语通过动词或者代词语调的变化来实现句子的被动意义。而另外一类如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是属于分析形式被动,除少数无标记被动类型外,大多数属于有标记的被动类型,它通过一些被动标记词来体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其句型一般为S+O+?a33(被动标记)+VP。本文将从彝语纳苏话的被动标记词、语法结构以及句义特征三个方面出发,对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湖南平江方言属于赣语大通片,方言内部有五种被动表达形式,即依靠OV语序手段和使用被动标记"被、喊、让、落="表被动,其中"落="表被动,其中"落="字句使用最广泛,是方言被动句的代表句式。只能构成长被动句形式,宾语不能省略,可与"把"同现是使用标记"落="字句使用最广泛,是方言被动句的代表句式。只能构成长被动句形式,宾语不能省略,可与"把"同现是使用标记"落="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被”字结构,一直是欧化现象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被动句句法差异,考察了现代“被”字结构的用法演变,指出“被”字结构欧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善加利用其善性欧化,能使汉语更富有张力和活力;欧而不化的,则应尽量规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学生英译汉译文中“被”字句使用太滥这一问题,发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不了解“被”字句的使用限制等,以往教材及研究论文中主要介绍可转换句式的方法对此问题的解决效果不大.因此可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采取一定措施集中强化训练;教学实验数据表明,这一思路确实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As a subcategory of "voice". one of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English. "passive voice" shows its characteristic fcatures different from "active voice". From four aspec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convincingly where the difference lies in  相似文献   

14.
汉语被动式界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是汉语中一类常见而又独特的句式。关于被动式的界定,语法学界历来多有讨论,也多所争议。我们运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理论,从名称、外延和内涵三个方面对汉语被动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无标志被动式——意念被动式、伪标志被动式——“由”字句、虚标志被动式——一被动结构及“被v”式合成词等排除在真正意义的被动式之外。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给人以美感。然而,要使译文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却不是一件易事。被动语态的翻译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因为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科技文体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被动语态的翻译需要我们认真推敲。为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列举几种常见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17.
襄阳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阳方言声母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一样,也是21个辅音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襄阳方言与普通话对应存在"八大特点"。本文主要阐述襄阳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有自己的规律。与其他客家话和粤语比较,中山客家话的代词有突出特点:人称代词“格”的现象十分明显,复数表示法有异于其他各地客家话,其他的代词亦自成一系。  相似文献   

19.
觉醒与困惑--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爱情抒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时期。从历史纵向上看,它打破了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初步觉醒的女性情怀,发出了步入社会、创造人生、追求爱情、人格独立的呼声,为中国的女性文学打开了道路,具有开拓意义;从横向上看,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男作家所无法替代的女性心理情怀和艺术气质,加入了"五四"文学的大合唱。本文从创作实际入手,着重考察"五四"女性文学中关于爱情的抒写,突出其"觉醒而又困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