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高级别的学习水平.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学习热情.实现自我对诵读学习过程有效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李静 《教学与管理》2023,(21):104-108
学习自我评价是学生基于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反思、判断及改进的过程。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认知、相关实施程序的科学性、对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担心、教师共享权力的意愿这几个方面。结合这些问题及其背后的因素,我们在实践中应坚持学习导向的自我评价,促进教师理解赋权与增值之间的关系,开展标准参照的学生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5.
情感因素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情感因素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成就归因等方面发生联系,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认知学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可通过提高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以及用自身情感与学生进行沟通等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认知学习.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一般意义的学习有重要区别 ,文章在阐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征的基础上 ,从操作性因素和控制性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自我识别的相关内容 ,从学习的全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两个维度分析了自我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高级别的学习水平。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学习热情,实现自我对诵读学习过程有效的监控。1.学生自我评价有章可循。我们设定一定的评价指标,使学生自我评价有章可循,并促使其依章评价、定时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诵读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我导向学习强调从学习的整个过程设计和引导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努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自主的课堂环境、向学生讲授学习策略,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与同学建立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学生的他主学习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亦不等同独立学习与自我调控学习。自主学习从其过程来看,是一种学习模式,由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几个必要的环节组成①。在这几个环节中,都需要学生时时以目标为参照,从而更好的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设置目标是很重要的。传统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了他主学习,已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目标的制定往往是教师的事情。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制定…  相似文献   

10.
王想龙 《现代教学》2010,(1):116-116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习结果;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因此,对语文学科的评价应该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积极判断,使其通过自我认知找出问题,并积极采取行为跟进,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和方法,体现学生自我价值取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方宏亮 《广西教育》2008,(20):20-21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并且认识到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心理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通过这种反思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控,学习效果的自我内省,学习过程的自我约束,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学生最主要、最根本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高中学习过程中,成绩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高中生要想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自主学习效果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学生学习的自我指导、学生学习的自我强化.本文将从学习过程的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李洪琴 《考试周刊》2011,(26):193-194
反思力即反思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及时调整学习与思考策略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学生反思性学习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目的、情感、方法、效率和学习的自主创新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机制”的关键。笔者尝试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让学生进行学习记录、自我检查、自主评价,再结合教师评价等方式,较有效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及行为等的变化,为真正实现学习过程与结…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云峰  孙素英 《学科教育》2002,(3):45-48,F003
学生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一般意义的学习有重要区别,文章在阐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从操作性因素和控制性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自我识别的相关内容,从学习的全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两个维度分析了自我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知,评价应贯穿整个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善学习,及时矫正不足之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采用多种自我评价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呢?本文着重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如何运用自我评价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武加胜 《教师》2011,(33):41-41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前提,把数学课堂建立在合作探究的自我学习方式上来。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建立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其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之间的活动、交流的过程,给学生自我发言、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进行反思来促进学习。反思性学习不单是对学习过程的普通回顾,而是对所学知识涉及的方法、思路、策略等的深化。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和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