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琳 《现代语文》2014,(4):125-127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述形式应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之外,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心声,让“人”融入“文”,让“文”包蕴“人”。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途径.新课标要求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和推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意识,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感悟与体验,写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与体验中表现所思所想,才能写出个性的、新颖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中考作文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而社会热点问题事关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百姓福祉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有真情的美文,研究人员在作文教学中,将社会热点引入作文课堂,使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将社会热点引入作文课堂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并鼓励他们去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有真情的美文,研究人员在作文教学中,将社会热点引入作文课堂,使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这样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将社会热点引入作文课堂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作文的要求是:作文的感情要自然真挚,贵在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求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时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丰富多彩的生活。要想使学生能用文章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在作文教学中就离不开随笔作文的开展。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发挥学生随笔写作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作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例题要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真实表达,强调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达到语文素养的养成。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生活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但从目前农村高中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作文常见的困难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作文之源。高中学生要写好高考作文,需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和汲取作文养料。白居易有语云:“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这就说明,文章是与时代、生活分不开的。历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大多要求联系社会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现实的理性思辨。以广东高考作文为例,2010年《与你为邻》,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回到原点》,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2012年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题目的材料中也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发展,关注学生自我的见解。所以说,高中学生要更充分地做好作文备考,就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侯宜强 《文教资料》2013,(25):48-49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延续传统教学中注重立意和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和指导,而忽视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学生的写作视野越来越窄,写作积极性不断受挫,作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通过教学反思,期待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拓宽视野,去除雕饰,抒写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通过有激情的文学语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动态图像、声音、语言、颜色、音乐等于一体,为作文创新提供了资源保障,实现了现实生活在作文课堂上的延续,多种信息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保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主要做法是:一、采集信息,巧选题目作文需要引导,题目就是引导学生思想的“催化剂”。多媒体作文教学在作…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作文提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学生个性化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训练的契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薛英 《广西教育》2013,(5):4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扭转了传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现象,打破传统束缚和僵化保守,突现创新精神,崇尚个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通过有激情的文学语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中,语言精美、结构精巧的文章的确不少,而能做到言之有物、让人深刻感受到独特思想魅力的文章并不多见。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思想,而是缺少点燃思想的火把。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社会,从而"耳聪目明";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时表达,从而"心灵手勤";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博采众长,从而"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立人",作文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悟人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强化思维的广度,提高学生的境界。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表达生活,努力完成与自然、社会的对话,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视野会更加开阔,写作思维也能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