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刊讯 2012年5月30日,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组织召开了“走班制”学校教育装备需求研讨会。教育部教仪所理科室主任刘强、首都师范大学艾伦教授以及十一学校、北大附中、古城中学等3所实行“走班制”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新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方式,对组织教学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走班制"或成为学校教学组织方式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走班制"教学的国家。"走班制"是指上课的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班级上课。在"走班制"教学中,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考试难度是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14,(8):5-7
2014年初,浙江省决定新增7所学校试行“高中必修课走班制”;不久前,山东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可能在全省全面实施中小学“选课走班制”。“走班制”将对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带来哪些挑战?有没有足够丰富且完善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敢不敢真正把课程选择权完全下放给学生?面对升学与考试,“走班”会不会流于形式?一些试行“走班”的学校提供了经验;有关学者、专家就此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走班制是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指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学生在学校提供丰富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课程,流入到相应层次的班级进行学习,并时常变更班级及其人员构成。走班制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歪曲"因材施教"理念,"走班"被异化为"快慢班";流动上课,加剧班级管理困境;硬件和师资不足,阻碍走班制合理运转。改进走班制,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要解放思想,加大走班制宣传力度;制度引领,完善走班制管理和评价制度;加强走班制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学中的“走班制”实在并非什么新事物,许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早就实行了走班制,眼下有的学校只是在适用范围上有了新的扩展而已。 走班制,为什么?算起来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目,即以上所说的选修课;二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  相似文献   

6.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实施分层走班制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我国应试观念根深蒂固、分层走班实施模式不成熟、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软硬件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广泛而有效地实施分层走班制成为关注的焦点。只有积极做好分层走班制实施前的宣传工作,转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分层走班制实施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做好软硬件设施的保障工作,才能推动高中分层走班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李萍 《辽宁教育》2016,(4):10-12
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走班制"成为高中课改新趋势。随着"走班制"的升温,分层授课、流动教学、兴趣分班也成为了一些小学、初中的课改方向。但在推进过程中,它也给学校的学生德育、教学管理、师资配置、教学空间等方面带来挑战。如何走下去和走得更远,这是"走班制"抛给中小学校长的新课题。近日,广东佛山一民办学校实行"走班制"的新闻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文章首先说明了走班制的类型,然后分析了走班制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提出了小学实施走班制的有效建议,包括尊重学生选择、加强学生管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走班制”的提出 由于遗传、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学生在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诸方面都有差异。学校教育如何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为适合的条件呢?我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如提出“小组教学、分层施教”,“注重面批、个别辅导”等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个别智力、能力,尤其是在某一学科学习方面已大大超越了同龄人,达到了高一年级水平的学生,上述提到的一些策略显然不能适应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学校如何为这些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这些学生的潜能?我们认为“走班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在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我校于2001年下半年迈出了“走班制”实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65):115-117
在"3+1+2"的新高考综合改革选科模式背景下,走班制成了高中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走班制的高中教学方式下,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在思想上要形成统一认识,充分认识走班教学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利用学校有限的软硬件资源为走班教学服务,遵循教育规律,降低学生对走班制的不适应性,有效推动走班制在高中教学的落实。但走班制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实际的挑战,文章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分析走班制模式在管理、教学、学生指导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阐述生物学科教师结合走班制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好生物教学指导,积极适应走班制的生物教学模式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7.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